紹興建筑:金字招牌這樣亮相
在建筑界,“紹興”是塊金字招牌。從北京的奧運會館、首都機場擴建,到上海的環球金融大廈,國內許多著名的大工程,都有“紹興”的身影。浙江紹興的建筑企業僅在2005年就奪得3個魯班獎、3個國優工程共6項國家級優質工程。在長三角地區,紹興建筑企業更是叱咤風云,去年在浙江、上海、江蘇三地的產值分別達700億元、190億元、106億元,全年的市外產值達1160億元。并奪得30個浙江省建筑業最高獎錢江杯、44個上海市建筑業最高獎白玉蘭獎。
這些榮譽背后,是一支實力雄厚的建筑企業團體。目前,紹興共有特級資質企業11家、一級企業53家、二級企業136家,其中特級企業數占到全省的69%;在浙江省進滬簽證業務超億元的54家施工企業中,紹興占了33家;在紹興下屬的5個縣市中,有4個被命名為“建筑之鄉”,占浙江省“建筑之鄉”的1/3。
政策上扶持,管理上側重
為把“建筑強市”的口號付諸現實,紹興市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既有體制激勵,更有精神褒獎。
在體制上,紹興市在全國率先建立專管部門———建筑業管理局,各縣(市)也先后建立了行業主管單位,來指導和扶持建筑業的發展。在政策上,紹興市對獨立承包創魯班獎或獨立設計創國家級優秀設計前二名的企業,授予市級勞動模范稱號;對年產值超60億元的企業,授予“紹興經濟發展功臣”稱號;下屬各縣市也紛紛通過稅收支持、財政設專項扶持資金、設市場開發基金等措施,鼓勵建筑企業做大做強。在管理上,提出“形成大產業、培育大企業、占領大市場、承建大工程、確立大目標和投資融資能力強、集聚人才能力強、施工技術能力強、經營管理能力強、市場競爭能力強”的建筑強市內涵目標,實行建筑施工企業綜合實力考評辦法,對經營行為、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科技進步和隊伍管理五項共35個內容進行量化考評,從而使建筑企業逐步形成自覺遵守施工規范的良好習慣。幾年來,該市建筑工程質量合格率100%,每年創省部級優質工程項目不少于25個,保持全省領先,招投標市場和勞務市場走上了規范化道路。
紹興建筑業的發展事實證明,建筑業不但是無煙工業,而且是轉移農民、致富農民的有利產業。目前,建筑已經成為紹興經濟的支柱產業。
有幾組數據能為佐證:2005年,紹興建筑業總產值達1397億元,同比增長30%;增加值達282億元,同比增長40%,占全市GDP總量的15%左右;上交稅收45億元,占全市地稅總額的20%左右;至今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建筑業轉移70萬人,農村建筑業收入達243億元,農民從建筑業得到的人均收入達1700元,占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4%左右。
科技創品牌,品牌拓市場
如何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紹興建筑企業的招數是:以人才為盾,以科技為劍,以科技創品牌,借品牌拓市場。
持之不懈地廣納人才,使紹興建筑企業成為一個人才涵養庫。目前,該市建筑企業已擁有高級職稱1260人、中級職稱1.18萬人,65名企業家獲得MBA或EMBA學歷。2005年,共有7項QC(全面質量管理)成果獲省級QC成果一等獎,7個獲國家級優秀QC小組獎。
中成集團是紹興起步最早的建筑龍頭企業,是浙江省第一個捧回魯班獎的企業?!拔覀兛績炠|工程打品牌,又借品牌效應拓市場,科技創優是我們的成功秘訣。”中成集團副總經理董利華說。1997年,該集團承建的上海牙膏廠工程再獲魯班獎,建設部曾組織全國建筑企業前來參觀。當時他們的得意之筆之一,就是用計算機輔助施工,做到幾萬片面磚無一切割,令參觀者大受啟發。之后,在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發使用上,中成集團一直走在前列,擁有多項國家專利、國家級工法。
在紹興的另一建筑巨頭寶業,記者看到一幢素雅的別墅。它是寶業“別墅流水線”的一個模型。在日本已經達到80%普及率的房屋工廠化,在國內還很罕見———造房子所用的鋼架墻磚等都由工廠統一生產,建房子就像搭積木,一至兩天就搭好一座房子。寶業公司準備把這樣的房屋流水線生產復制到自己的產品中去,其觸角已經延伸到建筑原料生產領域,擁有門窗、鋼結構、木制品、混凝土4條生產線。
首都機場千里送感謝信的佳話,反映了紹興建筑企業科技創優的風采。2005年,浙江精工鋼結構有限公司承建首都機場航運樓擴建工程,雖然技術難度很大,最終卻提前近一個月完成任務。機場方面特意趕到浙江,將一封對精工集團的感謝信送到省政府。他們感慨,精工集團的誠信、質量和吃苦耐勞精神,“是所有協作單位中表現最好的”。
有了叫得響的品牌,紹興建筑企業走南闖北,廣攬天下業務,近幾年來全市建筑業產值年增長幅度保持在30%以上。
調整老結構,營造新亮點
為提高綜合競爭力,紹興市以“經營建筑”的理念,從樹立建造建筑產品轉向經營建筑商品理念,引導建筑行業調整結構,走規模化、集團化、多樣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
在政府的引導下,原來“小而全”、“小而散”的企業,向專業化發展;原來單一的房屋建筑施工企業,擴展到市政、交通、園林、綠化等領域;建筑業一手進軍房地產業,一手帶動建材業,做到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使建筑業的發展更上臺階,空間更為廣闊。
“以建筑業帶動建材業”,引導企業發展建材業,這是紹興建筑業的又一個亮點。去年以來,該市大力發展節能建材產品,目前已有30多家建筑企業投資建材業,產值達10多億元,初步形成了一個節能建材產品集散中心。
結構調整成為紹興建筑企業做大做強的“催長劑”。2005年,紹興建筑企業承接了一大批大體量、超高層的工程項目,工程合同額在億元以上的有136只;承建12層以上高層建筑715幢,其中40層以上6幢。全市建筑企業固定資產達到516億元,同比增加12.1%,擁有或控股了3家上市公司。目前,紹興市建筑企業年產值超10億元的有25家,超15億元的10家,超30億元的5家,有兩家超過60億元。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