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虧損水泥企業面臨洗牌
2005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達到106275億元,同比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7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7%。截至2005年9月末,水泥行業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799億元,比去年同期水平增長13%;資產總計39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1%。
成本大幅擠占利潤
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2005年建筑、房地產等下游產業對水泥需求減少;原料供應、電力、交通運輸等緊張,導致水泥生產企業的成本費用上升幅度較大,水泥行業的平均利潤大幅度下降,2005年前三季度利潤總額3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04。同期水泥行業生產成本高達15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0.66%。
2002~2004年,我國各地大量水泥生產項目盲目上馬,截至2005年9月末,全國水泥生產企業達到5148家。水泥行業的過度擴張,一方面增加了對水泥生產原料的需求,拉動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揚,加之煤價、電價、運輸費用等上漲,增加了水泥生產企業的成本;另一方面,隨著大量新企業進入水泥行業,水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水泥產品價格下降,導致行業平均利潤持續下滑。
海螺水泥是我國最大的水泥行業上市公司。根據海螺水泥2005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72億元,同比增長22.72%,但是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59.72%,成本費用率為78.91%,凈利潤4.68億元,同比下降73.48%。其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主要由于煤炭、電力成本分別同比上漲43%和7%。
更有甚者,2005年第三季度,江西水泥的主營業務收入只有4359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卻達到43560萬元,成本費用率高達99.94%。據相關報告,21家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中僅有2家公司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其他19家利潤均同比下降。
近半數企業虧損嚴重
截至2005年9月末,水泥行業資產負債總額達到2469億元,同比增長16.22%,資產負債率達到63.08%,同比增長近2%。
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浙江省水泥行業資產總額達到392億元,位居全國首位,占全國資產總額10.04%,負債總額也以247億元排列全國第一,占全國負債總額10.01%,資產負債率為62.91%;山東省位居其次;浙江、山東、江蘇、廣東四省水泥行業的負債總額為846億元,占全國水泥行業負債總額34.2%。2005年9月末,海螺水泥的資產總額為1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02%,負債總額115億元,同比增長34.36%%,資產負債率由上年同期56.77%上升到63.54%。
截至2005年9月末,全國水泥生產企業有5148家,虧損企業數為2241家,占比43.53%,虧損總額達到41億元,其中,廣東省虧損企業數最多,有203家水泥生產企業虧損,虧損企業占全省水泥生產企業的46.88%;浙江省虧損總額最大,虧損總額達到6.38億元,占全行業虧損總額的15.49%。
洗牌將提高行業集中度
自2003年始,國家對房地產業進行宏觀調控,2003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03]103號文件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于防止水泥行業盲目投資價款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控制落后工藝、技術裝備項目上馬,鼓勵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直接對水泥行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從市場來看,傳統的立窯水泥產能嚴重過剩,而高標號、高環保、高技術含量的新型干法水泥需求仍未飽和,有廣大的發展空間。
綜上分析,我們認為水泥行業重新洗牌勢在必行,高污染、高耗能、低技術含量的小型水泥生產企業將遭到淘汰,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將憑借先進生產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優勢,兼并重組中小型水泥生產企業,擴大市場占有率,水泥市場生產集中程度將得到提高。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