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建筑施工關鍵
天津現行建筑行業,逐漸打破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已有多數建筑企業實行了民營化,徹底將建筑業推向市場。隨著這一趨勢的深入發展,很快出現了適應現代化要求的更專業更系統更具規模的公司或企業,典型的實例是商品混凝土的使用。
專業公司取代自行配比
過去天津建筑業使用混凝土都是現場自行按配合比進行攪拌,從砂、石、水泥的進場裝卸、堆放,到用攪拌機一罐一罐地攪拌,再到將混凝土澆注。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施工進度慢,當然就談不上效率和環保了。
進入改革開放,建筑工程項目中,高層、超高層及大型和特大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了。過去現場攪拌的規模滿足不了施工的需求,就是混凝土攪拌前的備料堆放場地及周圍環境,也不允許那樣施工。面臨這種形勢,提供商品混凝土的專業公司出現了。
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過程全都采用計算機控制,水平運輸用罐車,垂直運輸用泵車或地泵,機械化程度高,能連續生產,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完全適應施工的生產需求。同時,使用的原材料和產品質量證明書等各種相關資料,能在第一時間送達施工單位和監理審查、留檔。隨到場的每個罐車都有所載混凝土的相關數據如時間、混凝土載量和累計方量,施工單位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與攪拌站調度聯系,保證混凝土澆注按計劃順利進行。
安全管理成關鍵
《建筑法》規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還規定:“建筑企業必須依法加強對建筑安全生產的管理,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傷亡和其他安全事故。”因此,各企業均將安全生產責任制當成企業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的核心。為使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實處,還必須嚴格執行“責任制考核辦法”,企業法人和項目法人之間簽訂項目經濟合同將經濟指標、技術指標、質量指標還有安全指標及各項指標的考核辦法以合同或協議的形式明確下來。把考核的結果和經濟收入直接掛鉤,獎優罰劣。具體項目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按專業管理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
所以,項目經理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以下專業管理層:安全管理、文明生產、腳手架、基坑支護與模板工程、三寶四口防護、施工用電、物料提升和外用電梯、塔吊、起重吊裝、施工機具。可以看到將物料提升、外用電梯、塔吊、起重吊裝垂直運輸這部分,分包出去,項目安全管理落實的專業少了,對于剩下的專業管理精力更集中,力度會更大。因為建筑法明確規定:“施工現場安全由建筑施工企業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由總承包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有法律的保證,花錢買來的服務,安全是包括在其中的。另外,對發生安全事故進行分析,及對安全技術的研究,企業領導要清楚,在施工中不僅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而且要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了解安全管理的發展歷程,絕不能像過去對安全生產無能為力或是亡羊補牢式的事后被動處置,建筑安全生產需要綜合對策,系統工程,下力氣研究和采用安全系統原理,使安全管理變為預防型超前科學管理,才是真正的出路。
專業職責保證運營
作為現行建筑企業的各級領導,明確自身的責任,徹底摒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影響,輕裝上陣,就能集中精力,更有針對性,更加適應高速發展的建筑業的安全需要,不斷地提高駕馭促進企業發展進步的能力。我們還從使用商品混凝土后,確實是促進了建筑業現代化的變化事實,來預計,成立專業建筑施工機械設備專業工程公司能為將來建筑施工的進一步現代化奠定基礎。
在使用商品混凝土之前,各大建筑企業或公司也開始建立各自的混凝土攪拌站,專供各分公司使用。和現在各大建筑企業或公司一樣,如塔吊、起重機、外用電梯、升降機等也都實行在總公司和分公司內部調劑。有的也與其他兄弟單位互通有無,進行有償服務。可是一些中小企業就沒有優越條件,不論前期資金如何緊張,該置辦的機器設備一樣也不能少。要是成立專業建筑施工機械設備專業工程公司后,就能緩解施工單位前期資金短缺,減少投入風險壓力,有利施工單位自身經營運作。
專業管理的好處,能夠集約化,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盡量減少設備的空置和使設備充分再利用,還能盡快地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設備升級換代,提升專業設備現代科技水平,滿足市場的需要;便于統一專業對口管理,成立專業協會,更具體地依照法律法規、規范、標準來統一管理專業技術、質量、安全等等;專業行業協會能集中更高層次的技術人才、力量、研究解決運營、發展所涉及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地用技術進步提高服務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在優質服務中要效益。特別是經專業行業協會組織協調運作,較快地形成健康的市場機制,建立起專業行業協會內的公司、企業誠信和業績統一管理,優勝劣汰,推動社會誠信體系的發展。專業對口,對專職人員的管理考核至關重要,培訓、考核,持證上崗,上崗證真實有效性,能得到保證。當然,對專職人員的管理的過程中,專職人員之間在技術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能夠得到交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還能盡多地進行信息共享,這也包括對應急反應的處理機制,就能像俗話所謂“一竿子插到底”,反應及時,避免事態發展和重復性問題的發生。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