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境內縣道鋪上水泥砼路面
金秋十月,杭州境內縣道硬化工程勝利完工。300多公里邊遠地區公路改建一新,延續半個多世紀的沙石路面縣道,全部改建成了瀝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杭州境內縣道告別了沙石路面。11月上旬,經杭州市交通局質監部門鑒定,47個項目全部合格,其中41個項目被評為優良工程,優良率達到87%,圓滿實現預定目標,超過省定目標17個百分點。
2005年,浙江省交通廳組織實施的全省沙石路面縣道硬化,杭州沙石路面縣道硬化工程有47個項目、328.17公里,工程投資達1.5億多元。
杭州市交通局公路部門把實施縣道硬化工程作為改善農村交通環境,縮小城鄉差距,幫助農民致富的重要舉措;作為實現數百萬城鄉居民愿望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列入硬化工程的幾十條沙石路面縣道,大多分布在邊遠的地區,點多面廣,遠離城鎮,工程實施要在當年完成,時間緊、要求高、任務重,面臨著很多困難。
為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尤其是優良率目標,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做到安全設施同步實施,進行邊溝硬化、擋墻砌筑,達到美化線形和有利于排水。特別是對依山傍水的危險路段設置了鋼質波形護欄或防撞墻,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如余杭漕雅線、桐廬分老線、昌化昌臨線、淳安鄭鳩線、潭唐線、屏三線、葉門線、姜桐線等線路,都安裝了鋼質波形護欄。同時,對改造工程按照標準設置了標志標牌和漆劃標線。
在淳安縣、建德市,開展了“爭優良、創品牌”立功競賽活動,分別設立10萬元、8萬元質量獎,重獎嚴格抓好工程質量的參建人員。
各縣(市、區)公路段積極添置設備,投資近1500萬元,購置了大型瀝青混凝土拌和樓3座,拌和機、攤鋪機、壓路機、裝載機等19臺。
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還多方籌措建設資金,爭取地方財政支持,落實配套資金6000多萬元。在“邊通車、邊施工”的路段,各縣(市、區)都配備了安全監管員,設置標志牌,夜間增掛警示燈,確保施工路段行車、行人安全。在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管理上,做到圖表上墻,報表及時,臺賬資料齊全,并通過簡報、宣傳圖板等及時反映工程動態。
穿行在高山密林里的近百公里沙石路面縣道改造,是工程最難啃的“硬骨頭”:地勢險峻、日夜溫差大、運輸艱難、生活艱苦。淳安、臨安各約有40%和80%的路穿行在與鄰省交界的深山里,很多都要翻越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相關部門上下聯動,連續奮戰,合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啃下了這塊最難啃的“骨頭”。
在公路部門和全體參建單位共同努力下,杭州境內縣道硬化工程進展順利,捷報頻傳。1月份完成施工圖審查,3月份完成招投標工作,落實料源、儲備瀝青、調試設備,5月份47個工程項目施工全面展開,9月份主體工程項目基本完成。
完工后的縣道平整光潔,像一條條連綿起伏的黑色長練,穿鄉過村,給沿線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比如余杭漕雅線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彎度大,路況差,是該區西部的交通“瓶頸”。硬化工程投資2000多萬元,按3級公路標準改建施工,路基從4-5米加寬至8-10米,消除了這個“瓶頸”,促進了旅游經濟發展,改善了區域投資環境。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