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混凝土生產企業質量工作座談會紀要
會上,朱建華重點介紹了“評估事務所”兩年來對上海市混凝土生產企業進行的全方位質量評估工作。從總體上看,上海的混凝土生產企業及其產品質量是穩定的,行業總體處于受控狀態。無論是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還是混凝土生產企業本身,都把產品質量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水泥和砂石等源頭材料的質量基本穩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比較合理,生產設備的計量功能基本符合要求,計量的絕對誤差較小,抽查的合格率較高,現場混凝土試塊抽查的合格率也基本符合規范要求。但是,當前上海市混凝土市場已進入惡性競爭階段,被扭曲了的價格,已給產品質量帶來了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在:已出現了一些銷售原狀粉煤灰的苗子,配合比設計中,也存在膠凝材料總量不足或摻合料使用不合理,水泥復試值達不到要求,砂石不按規范要求取樣或不復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較差,經時損失過大等現象。希望上海混凝土生產企業在面對競爭價格和產品質量矛盾時,把質量放在首位,共同維護混凝土行業的社會形象。
會上,生產企業的代表都紛紛發言,暢談了各混凝土生產企業是如何面對當前本市混凝土行業市場不規范的嚴峻形勢,以及如何處理價格和質量這對矛盾的。
上海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一致認為,上海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對混凝土產品的監管力度較大,監管措施也比較嚴格和到位,對上海混凝土產品的總體質量的穩定和提高是有幫助的。上海的混凝土生產企業近年來都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線,以質量求生存已成為企業的自身要求。各企業也希望政府管理部門在監管的同時,對企業要多引導和輔導,更要加強對規范和標準的宣傳和指導力度。特別要解決好“導則”的規范性操作,幫助混凝土生產企業準確領會“導則”的精神,把握好“導則”與混凝土應用領域和適用范圍的關系,把握好“導則”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合理關系,使“導則”促進而不是阻礙混凝土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與會混凝土預制生產企業代表也一致認為,質量檢查應該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而集中整治查出的質量問題,更應加大對問題的處理力度,不能流于形式。特別對質量問題的處理,要有規范性和嚴肅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不出現惡性競爭價格。當前,混凝土小方樁的價格惡性競爭已明顯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波及到上海PHC小管樁市場,使PHC小管樁產品也進入價格惡性競爭的局面,進而影響其產品質量,影響上海建設工程的質量。無論是政府主管部門,還是行業協會,都有責任對此提出監管措施。
上海市建材質監站副站長張常慶對本次質量工作座談會作了總結發言。他說,本次座談會是質量月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希望通過座談會形式,進一步了解混凝土行業的現狀,進一步了解混凝土行業存在的潛規則問題,進一步了解混凝土行業與施工行業和原材料供應行業的關系,進一步了解建材行業對上海市整個建筑行業的影響。
當前,上海建筑業的總體形勢是令人鼓舞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量仍然很大。混凝土作為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把好質量關,應是重中之重。
針對當前混凝土行業的現狀,建材質監站希望混凝土協會和評估事務所一起,進一步規范混凝土市場,努力培育行業的排頭兵企業,規范行業的誠信體系,規范行業的準入制度和行業執業人員的上崗和培訓制度,提高混凝土行業總體素質。
最后,張副站長著重指出,市建材質監站將加強對本市建材行業的監管力度,進一步落實市區聯手,把檢查工作作為長效管理的一項定期性工作;將利用信息平臺,加強對建材交易和價格的規范化和透明化管理力度;將進一步改進檢查方式,使對質量不合格的處理更具規范性;強化監管的公示化制度,對各種建材逐步實行專欄化公示。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