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昌縣“以河治河” 打通“兩山”轉化新路徑
江西省廣昌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實施河道治理,規范河道采砂行為,通過“以河治河”創新綠色金融試點,著力保護好、利用好、建設好撫河源頭——旴江河,找到了一條符合廣昌實際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新途徑,實現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綠水青山”的雙向轉化,激發了綠色發展新動能,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多措并舉,加強旴江河水環境保護工作。一是全區域實施十年“封山育林”政策,加快綠化速度,保護綠色植被,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8.55%。二是實施了城鄉污水收集處理工程。一方面對城鎮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廠的提標改造,實現城鎮和工業園區污水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另一方面引進PPP模式,推進重點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杜絕污水進入河道。三是加強水庫、水塘、湖泊的“人放天養”,大力提升水質,禁止非法撲魚、電魚的違法行為,保護魚類自然生長。四是建設了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和旴江河出境斷面水質監測站,及時在線掌握水質指標。
二、強化管理,收回河沙開采經營權。一是通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擊“沙霸”,收回河道采砂權,防治河沙非法采取。二是根據《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通過組建國有公司,將旴江主河道、赤水河道及其附屬河道的采砂經營權直接許可給廣昌縣城投砂石有限公司,由城投砂石公司對河砂進行統一開采、銷售、經營,建立了政府主導、國有經營、統一管理的河道采砂經營新模式。三是嚴格按照水利部門編制的《采砂規劃》科學開采河砂,促進廣昌縣砂石資源依法合理開發,既保障縣城重大項目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用砂需求,又有效防止了砂石暴利和“黑市場”。同時有效保護了河道行洪安全,同步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三、創新思路,打通生態價值轉換路徑。廣昌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換,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一是創新了生態產品融資方式。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河道采砂綠色金融試點,以城投砂石公司經營性收入為還款來源,通過市場化運作,于2019年3月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申請貸款3.2億元。2019年5月,縣投資公司又以河道綜合整治清理砂石銷售收入作為主要還款來源,再次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申請貸款2.1億元。二是注重生態工程與民生工程相融合。利用融資資金用于旴江河一河兩岸河道治理、生態護坡、景觀提升、河道綠化等城市“雙修”和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工程,建設了全長30公里的濱江綠道系統、占地84畝的半島公園、占地130畝的濕地公園、43.3萬平方米的綠化和風雨廊橋、濱江市民廣場、月亮灣、高標準公廁、城市道路“白改黑”等項目。通過生態環境的價值轉換,既保護了旴江河一河兩岸生態環境,又極大地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改善了縣城人居環境條件,使人民群眾的生態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
廣昌縣通過開展“以河治河”,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實現了河道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目標,讓美麗寧靜的旴江河發揮了良好的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真正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
江西省廣昌縣發展改革委
編輯:Octopus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