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區商品混凝土及機械發展狀況
一、寧夏區經濟情況總攬:
簡稱寧。位于中國西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陜西省等省區為鄰。北緯35¡ã15~39¡ã23,東經104¡ã17~107¡ã39。面積6.64萬平方公里。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為銀川市。有2個地級市,2個縣級市,16個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
地 級 |
縣 級 |
銀 川 市 |
永 寧 縣 賀 蘭 縣 |
石 嘴 山 市 |
平 羅 縣 陶 樂 縣 惠 農 縣 |
(銀 南 地 區 ) |
吳 忠 市 青 銅 峽 市 同 心 縣 |
(固 原 地 區) |
固 原 縣 海 原 縣 西 吉 縣 |

經濟總量: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經濟增長速度連續7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65.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39.4 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55.8 億元,增長9.8%。產業結構繼續優化,非農產業比重上升,二、三次產業比重達到85.9%,比上年提高0.26個百分點,其中二產比重上升2.18個百分點。2004年全區人均GDP為7880元,約950美元。
價格水平:市場價格總水平有所上揚。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7%。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4.5%。食品類價格上漲9.6 %,影響總指數上升3.1個百分點;居住類價格上漲6.3%,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4.5%,服務項目價格指數上升3.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1%。除此之外,衣著類、家用維修服務類、交通和通訊類價格均略有下降。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8%。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4.2%。
生產領域價格漲幅較大。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11.2%,原材料、燃料及動力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17.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3.5%。
財政收支:財政收入增勢良好。全年完成一般預算總收入67.0億元,比上年增長32.1%。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7.4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增值稅6.8億元,增長34.7 %;營業稅13.4億元,增長23.3 %;個人所得稅1.9億元,增長43.2 %。全年地方財政支出1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基本建設支出20.5億元,增長3.0 %;行政管理費支出8.8億元,增長12.1%;城市維護費支出4.3億元,增長59.4 %。
投資:投資實現較快增長。2004年,全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堅持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對有市場、有效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行業和企業大力扶持,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和不利因素的影響,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9.7億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90.9億元,增長16.0%;更新改造投資53.2億元,增長29.5%;房地產開發投資67.2億元,增長32.0%。2004年,全區24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5.12億元,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為19.8%。
建筑業:建筑業生產運行平穩。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3.1億元,增長1.9%;建筑業完成總產值10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不含勞務分包,下同)。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50.8萬平方米,增長7.7%,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53.2萬平方米,增長3.4%,全員勞動生產率67660元/人,增長3.3%。裝修裝飾業全年實現產值2.9億元,增長15.5 %。
寧夏2004年GDP460.3億元,排名第30位,比上年增長11.%,人均GDP 7471元,在全國排名第22位。至2005年5月固定資產投資77.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工業增加值78.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7%。建筑業生產運行平穩。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3.1億元,增長1.9%;建筑業完成總產值10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不含勞務分包,下同)。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50.8萬平方米,增長7.7%,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53.2萬平方米,增長3.4%,全員勞動生產率67660元/人,增長3.3%。裝修裝飾業全年實現產值2.9億元,增長15.5 %。2004年1-9月寧夏房地產投資增長21.7%。
寧夏區被列入全國124個限期禁止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城市只有銀川市,2002年商品混凝土產量13萬m3,2003年商品混凝土產量28萬m3,均列全國省市區商品混凝土產量的第29位。2003年寧夏區商品混凝土產量占全國商品混凝土產量的0.13%,2004年商品混凝土產量49萬m3。由國家統計局投資司提供2004年上半年統計數據,寧夏區自年初累計建筑業總產值42.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7%;國有及國有控股建筑業企業工程結算利潤0.62億元。到2004年底,寧夏區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由2003年的5家增加到11家。寧夏區雖然經濟比較落后,但由于當地政府重視預拌混凝土的推廣與技術進步,到2004年底所有5個地級市全部推廣商品混凝土,普及率達到100%。2004年寧夏區商品混凝土企業地區分布,見表1。2003~2004年寧夏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與機械統計,見表2。
表1 2004年寧夏區商品混凝土企業地區分布
石嘴山市 | 吳忠市 | 固原市 | 中衛市 | 總計 | |
6 | 2 | 1 | 1 | 1 | 11 |
表2 2003-2004年寧夏區預拌混凝土生產與機械統計
年份 |
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家) |
設計生產能力(萬m3) |
預拌混凝土生產線(家) |
預拌混凝土運輸車(輛) |
混凝土泵車(輛) |
拖式混凝土泵(臺) |
2003 |
5 |
150 |
7 |
35 |
7 |
12 |
2004 |
11 |
230 |
14 |
59 |
10 |
15 |
時間 |
生產設備 |
設計能力(萬m3/年) |
實際產量(萬m3/年) |
企業總數 | |||
攪拌機(臺) |
運輸車(臺) |
混凝土泵(臺) | |||||
車泵 |
拖泵 | ||||||
2000年 |
5 |
6 |
1 |
2 |
20 |
4.4 |
2 |
2001年 |
3 |
17 |
2 |
6 |
20 |
9 |
2 |
2002年 |
3 |
18 |
3 |
6 |
50 |
13 |
3 |
2003年 |
4 |
30 |
5 |
10 |
120 |
28 |
4 |
2003年寧夏區吳忠市提出“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突出抓好工業”的指導方針,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預拌混凝土推廣項目列入其中,當地房地產開發帶動了商品混凝土的發展。2003年9月吳忠市金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預拌混凝土生產線建成,年生產能力30萬m3商品混凝土,擁有2條90m3/h預拌混凝土生線,混凝土攪拌運輸車5輛,混凝土泵車2輛,拖式混凝土泵2臺。
2004年寧夏區預拌混凝土繼續向石嘴山市、中衛市、固原市等其他地級市推廣。2004年5月石嘴山市金長城砼業有限公司建成,年生產能力商品混凝土30萬m3,擁有2條90m3/h預拌混凝土生線,8m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4輛,37m混凝土泵車1輛,60m3/h拖式混凝土泵1臺。
寧夏區有5個地級市,到2004年底地級市推廣了商品混凝土的普及率雖然已達到100%,但2004年商品混凝土產量也只有49萬m3,預拌混凝土的發展與預拌混凝土機械的需求還有個過程。而對于寧夏區經濟比較落后,東西部地區之間經濟社會環境和發展商品混凝土基礎相差懸殊,但技術進步、保證與提升建筑質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要求是共同的。我國商品混凝土的發展進入“十五”計劃期間,在20多年商品混凝土發展中所建立的體制框架和技術規范下,步入了以市場推動為主的發展階段,而在寧夏區投資預拌混凝土項目目前仍將采取市場行為與政府行為相結合,更需要利用外資及引進資金。
2005年從整體經濟運行走勢和寧夏區建筑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住宅和房地產在全部建筑市場中還處于一個正在起步的階段,但總量比較小。大量的工程項目主要集中在能源、水利、電力、道路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改造上。從2004年國家實施的宏觀調控的方針來看,能源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正是財政扶持和傾斜的重點。所以,進入2005年以來寧夏區整體建筑市場規模不僅沒有縮小,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態勢在進一步擴大。目前,江蘇省駐寧夏區建筑企業有9個分公司,在建合同總額1.1億元,建筑面積12.9萬m2。江蘇省等發達地區建筑企業在寧夏區銀川市的區域市場開發戰略已經由初期的嘗試型搶灘式經營轉變為成熟型陣地式經營,已經站穩腳跟建立基地,實力雄厚的可有望組建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將先進的預拌混凝土的生產經營理念帶到當地,會影響、帶動與促進當地商品混凝土的發展與預拌混凝土機械的需求。
2005年,寧夏區計劃公路建設資金34億元,比2004年增加3%。計劃實施五大公路建設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18.94億元,同心至固原高速公路、陶樂黃河公路大橋力爭2005年年內通車;中寧至孟家灣高速公路、銀川繞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固原至直字高速公路、中寧至鹵池等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設。寧夏區主要電站項目見表3。
表3 寧夏區主要電站項目
項目 | 項目規模(萬kw) | 裝機構成 | 建設性質/進展 |
中寧電廠 | 60 | 2×30 | 擴建,已批準動工,總投資218100萬元 |
寧東馬蓮臺電廠 | 240 | 4×30+2×60 | 寧夏區有著發展電力工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寧東煤田儲量大、煤質好,適宜在周邊地區建設大型坑口電站,增加寧夏區電網的供電能力,緩解西北電力供應緊張局面,拉動寧東能源重化基地的建設,為“大銀川”建設提供電力保障。 |
沙坡頭水利樞紐 | 12.4 | 新建,總投資118400萬元。 |
2005年及未來行業發展預計
2005年,寧夏計劃完成水利基建投資10億元,通過實施9大水利工程,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糧食單產和總量的目標,使節水型社會建設邁出實質步伐。
沙坡頭水利樞紐三號機組今年春節前后發電,4號機組上半年并網,樞紐完成收尾工程,具備初步驗收條件;扶貧揚黃灌溉一期工程按國家調概框架,開工建設紅寺堡4-5泵站及干渠工程和下馬關灌區工程,完成固海擴灌馬家塘、李果園及羊路支泵站工程,實施固海擴灌西線改造工程;沙坡頭水利樞紐北干渠開工中段(躍進渠)擴建改造,貫通下段隧洞工程,2006年春灌通水到滑石溝;唐徠渠與西干渠上段合并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完成漢延渠與惠農渠小壩以上段合并改造任務;引黃灌區續建配套、水權轉換工程及末級渠系改造整合實施,防滲砌護干支渠90公里,完成擴整加固渠道32.4公里,改造建筑物760座;河西總排水干溝春灌前完成西湖閱海連通擴整工程、二排至唐徠渠段16公里溝道開挖;黃河治理二期工程治理10個重點險工段,完成吳忠市區段4.4公里標準堤防建設任務,爭取開工建設銀川市城市防洪工程;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供水工程5月份具備供水條件,開發建設紅臨灌區;鹽環定揚水續建爭取年內開工建設。
通過工程的實施,加快區內后備耕地資源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適度擴大灌溉面積,建立增強農業生產能力的長效機制,爭取到2010年,規劃增加100萬畝灌溉面積,按80萬畝開工建設,同時改造中低產田100萬畝,建設山區高標準基本農田100萬畝,確保全區人均1畝以上水澆地和南部山區人均3畝高標準基本農田。措施實施政府主導、項目整合、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的模式,分工負責,形成合力,整體推進,使水利農業工程發揮規模效益。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深入和推進,2005年寧夏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會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寧夏區建筑市場將呈現出更加宏大的規模和格局,這為發展商品混凝土和增加預拌混凝土機械的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寧夏區計劃至少還將有6家新上預拌混凝土生產線項目,將繼續新增加寧夏區年商品混凝土生產能力。2004年新建的預拌混凝土生產線分別在2005年3月和4月投產,還要不斷補充與添置預拌混凝土機械設備。而預拌混凝土機械的可靠性、價格,及時與便捷的售后服務及配件供應方面,在用戶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