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調研組:提高水泥產業集中度勢在必行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副局長牛建國,中國建材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帶隊,發改委經濟運行局產業司、工業司,中國建材工業協會,中國建材工業規劃院有關人員組成的聯合調研組,近日在湖北進行調研時指出,加速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提高水泥產業集中度勢在必行。
湖北水泥上半年產量1948萬噸,同比增長13.4%;到年底全省5200萬噸的產能中,新型干法水泥將達到2400萬噸,占水泥總產量的46%;華新集團將形成2700萬噸的水泥產能,并以湖北為中心,長江黃金水道為中軸線,華東、西部為兩翼,完成對湖北市場的戰略部署;湖北大型水泥企業葛洲壩水泥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上半年生產水泥151萬噸,銷售150萬噸,產銷率99.7%,在水泥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著盈利水平。
針對湖北省水泥業取得的成績,牛建國表示,今年年初以來,我國水泥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繼續朝著國家宏觀調控方向發展,近年出現的投資規模過大和產量增長過快問題基本得到控制,新型干法快速發展推動了水泥結構調整。2003年以后,湖北新型干法發展迅猛,并涌現出華新集團、葛洲壩水泥廠這樣的大集團、大企業,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了貢獻。
調研組深入到華新集團、葛洲壩水泥廠的石灰石礦山、生產現場和微機控制中心等地,了解到當前湖北水泥行業經濟運行中存在著包括水泥產能增長對本地區市場供求影響,煤、電、運、資源、環境方面的制約因素,以及水泥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對此,調研組負責入雷前治說,造成湖北水泥行業經濟效益嚴重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電、運價的土漲,但水泥價格太低是最主要的。由于行業生產集中度低,大企業對市場的左右能力還發揮不出來。另外,32.5級水泥比例過大等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
牛建國、雷前冶表示,將把在調查過程中同志們所反映的“市場競爭無序、水泥行業稅賦過重、當地企業與外來資金創辦的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帶來的重復建設”等突出問題帶回北京形成調研專題,匯報到國家發改委。同時他們也提出,希望湖北省行業主管部門、協會和大企業共同推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的調控和服務職能,加強行業間的協調,解決好市場的無序競爭;合理調整布局,并將其體現在“十一五”規劃里,還要在提高產業集中度上狠下功夫。同時,他們還指出,雖然招商引資促進了湖北省水泥行業的發展,但還是要把握好“度”。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