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協和水泥協會關于凝石技術的基本意見
近期以來,國內一些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了“凝石技術”,有的還援引某些專家的說法,稱其“原創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巖的凝石理論體系框架……整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成本、環境等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作建筑材料”,“很可能終結建筑膠凝材料的‘混凝土’時代,代之以‘凝石時代’”。
近日,據有關媒體報道,在杭州舉辦的“中小水泥企業發展出路研討會(凝石高峰論壇)”期間,有近200家中小水泥企業的代表簽訂了投資建設“凝石”項目的意向書。這之后,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和中國水泥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接到國內外水泥企業及建材科技工作者的大量來電、來函及咨詢。為此協會組織專題工作組,在認真研究、分析“凝石技術”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以下意見。
一、目前,據“凝石”技術持有人稱:“凝石技術已進入中試階段”。但“凝石”產品尚無相關標準和使用規范。鑒此,我們建議建材生產企業對“凝石”技術項目采取審慎態度。
二、據對“凝石”發明專利和有關資料的研究、分析,“凝石”是一種化學激發類膠凝材料,目前尚無見到有充分的實驗數據證明其實用性、適用性和可靠性。因此,現階段不可能替代水泥(注:指符合國家標準生產的六大通用水泥:GBl75—19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l344—1999: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GBl2958—1999:復合硅酸鹽水泥)。
三、“凝石”如果作為某種特殊材料來使用,但是應經過嚴格的科學實驗和工程實踐檢驗。
四、長期以來,建材行業廣大科技工作者與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特別是冶金、化工、電力、煤炭等行業通力合作,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僅2004年,我國水泥行業利用各種工業廢渣已經達到2億噸,建材全行業利用工業廢渣超過4億噸。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兩個文件下發后,協會及時組織制訂了“十一五”行業發展思路并分別向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作了全面匯報。為促進建材工業健康發展,協會也一如既往地積極支持行業內外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關于固體廢渣利用的各種科研開發工作。我們將支持清華大學對“凝石”技術進一步開展相關工作,對其實用性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1.凝石技術與循環經濟 孫恒虎
2.國家發改委發改高新[2004]269號文
3.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申請號02158190.8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 中國水泥協會
二○○五年九月二日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