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用粉煤灰燒制混凝土
根據《廈門市新型墻體材料現狀調研及五年(2005-2009)發展規劃》,該市確立了逐步由粘土類制品向砌塊、板材等非粘土類制品轉化,提高技術含量,發展多功能復合型新型墻材。廈門是一個海灣型城市,人均能源資源相對貧乏。在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中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建設節約型社會,除了節能、還要節材。
隨著廈門主導建筑體系框架結構的增多,這就需要發展和推廣陶粒輕質混凝土。如果應用嵩嶼、后石電廠每年排出100多萬噸的粉煤灰燒制陶粒,既可妥善解決粉煤灰污染環境問題,又可避免開山采石破壞風景資源。符合國家空洞率的燒結空心磚是淘汰粘土實心磚后,很好的外墻過渡產品。利用工地挖基礎的廢土和石材廠下腳料石粉來制磚,一舉三得,既可解決土頭出路問題,又可消化成災的石粉,還可解決墻體材料供應問題。干混砂漿不僅可減少工地空氣、噪音污染,又可提高工程質量,減少勞動強度,文明施工,還可解決外墻保溫、防水問題,目前著力做好試點工程并加以推廣。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