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要率先節能
在普通百姓眼中,住宅節能、節水、節材是需要高科技來支撐的,高科技是高檔住宅的標志,與自己無緣。然而,在15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科技地產高峰論壇上,來自政府官員、專家、房地產商的聲音,卻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高科技并非高檔住宅的專利,普通住宅只要選用合適的技術,一樣能做到節能省地。
眾所周知,住宅和公共建筑對資源的消耗大,對環境影響大。建設部總工程師王鐵宏說,據初步測算,我國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2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住宅使用能耗為相同氣候條件下發達國家的2至3倍。我國衛生潔具的耗水量比發達國家高出30%以上,鋼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
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宋春華認為,目前我國住宅建設中科技投入沒能同步跟進,住宅科技進步滯后。“華而不實”是中國住宅的軟肋。
當前,中央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國家出臺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提出,“十一五”期間,實現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嚴格執行節能50%的標準,加快供熱體制改革,加大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力度。建設部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的工作思路和原則。
與此同時,相關的標準體系正在不斷完善。旨在從設計階段控制暖通空調和照明能耗的《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已經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強制技術法規《住宅建筑規范》將有望在今年年內頒布。在全面兼顧的基礎上,重點突出與節能、節水、節材、節地有關的要求。
對于房地產商而言,開發節能省地型住宅是否會帶來成本的增加,政府采用什么政策來鼓勵支持開發這類住宅。北京嘉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堃表示,由于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消耗能源的重要產業,因此,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加大對節能省地型住宅的鼓勵支持力度。
其實,節能省地型住宅在現實生活中已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以建設部科技示范項目大連“大有恬園”房產項目為例,這是一個采用成套技術體系打造的生態型普通住宅,其建設成本2522元/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2947元/平方米,全裝修住宅平均價格3350元/平方米,開發利潤14%左右。經項目投資分析可清楚看到:運用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建造的中低價位住宅,既能基本保證開發的利潤,又在成本增加不高的情況下,達到“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環保”的要求。
建設部調研組認為,這表明中低價位的住宅不一定低品質,高品質的住宅不一定是高價位。節能省地型住宅完全可以成為中低價商品住宅中的主流產品。
當然,要讓節能省地型住宅真正成為普通百姓的消費品,就要建立和健全建筑節能法規體系,使建筑節能工作法制化,制定經濟激勵政策,鼓勵支持開發節能省地型住宅,加快科技創新等,相信節能省地型住宅離普通百姓將會越來越近。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