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混凝土抹灰層開裂的防治
0 前言
1 裂縫、空鼓的原因
(2) 一般抹灰都是脆性材料,彈性模量較大,而加氣混凝土彈性模量較小,吸水后膨脹,脫水后又會收縮。這樣當砂漿抹灰后,加氣混凝土會迅速地從砂漿中吸取一部分水分,產生膨脹;當砂漿硬化后,加氣混凝土中的水分也會逐漸地失去,產生較大的收縮,在結合處產生較大的收縮應力。再加上兩種材料變形不協調,在干縮及溫度變化時,其接合面處產生剪應力,引起抹灰的起鼓、掉皮。
(3) 加氣混凝土幾何尺寸較大,相應灰縫較少,因而削弱了砌體灰縫對抹灰層的嵌固作用。同時,由于加氣混凝土表面存在一些魚鱗形疏松粉粒,也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這無疑形成了界面缺陷,降低了砂漿對砌塊的粘結力。
(4) 加氣混凝土砌塊表面粘有油污時,會影響與砂漿的粘結。
(5) 加氣混凝土是多孔狀物質,空隙率達70%~80% ,又在制品表面上殘留著切割時的渣屑,這些都極大阻礙了砌筑砂漿的水化(因砌塊表面的孔隙很容易吸掉砂漿內的水分,使砂漿難以達到設計強度) ,起不到很好的粘結作用,造成砌體的整體性能差(渣屑的存在,能降低砌體通縫抗剪強度)。即使采用傳統的施工方法,施工前在砌塊表面進行澆水,也難以使砂漿很好水化。這是因為傳統的建筑材料實心粘土磚燒結時形成了連續毛細孔,吸水,排水相當容易,所以在砌筑時,將實心黏土磚在水中充足浸漬,就可保證它與普通建筑砂漿接觸時不致因自身干涸而強奪砂漿中的水分,使砂漿無法順利進行水化反應而失去必要的強度,但加氣混凝土的孔結構與實心黏土磚不同。加氣混凝土外部在生產切割過程中,孔結構被破壞,表面形成較為連續的毛細孔,內部則是密閉不連續、孔徑在1mm 左右的小孔。這種特性使加氣混凝土在表面1~2cm 處較易吸水,深部吸水十分緩慢。這樣,當普通砂漿抹灰后,加氣混凝土便很快地從砂漿中吸取水分,但水分又不能向加氣混凝土內部滲透。于是在加氣混凝土砌塊附近就積攢了不少水分,造成從界面到砂漿的表面,砂漿的水灰比逐漸減小,也就是說在與砌塊界面處的砂漿的水灰比最大。水灰比越大的地方結晶水化物越容易生成[3],而且尺寸越大;六方薄片結晶的Ca(OH)2 以層狀平行于集料表面取向生長,其取向程度隨著離界面表面距離的增加而下降。這樣就嚴重影響了砂漿對砌體表面的粘結。
(6) 界面處的積水越多,硬化后的孔隙率也越大,收縮也就越嚴重。從界面處到砂漿表面處砂漿的水灰比的不一致,也會造成砂漿凝結硬化后的強度和砂漿收縮的不一致,從而也容易產生收縮應力,產生裂縫。
(7) 普通抹灰砂漿材料與加氣混凝土砌塊[4] ,兩者強度及變形系數不一致,它們的彈性模量值相差很大,受力后變形差異較大,也是造成墻面抹灰空裂的重要因素。
(8) 施工操作的影響。施工時砌體灰縫不飽滿,灰縫大小不均勻,砌塊表面浮灰未清理干凈,未充分澆水濕潤等也是造成抹灰層表面空裂的原因。
2 防治措施
(2) 砌體砌筑時嚴格檢查灰縫大小均勻度及砂漿飽滿度、墻面平整度、垂直度等。
(4) 抹灰前,在澆好的墻面上先刷一道107 膠素水泥漿(摻量為水泥重量的10%~15 %),或采用界面粘結劑,目的是封閉加氣混凝土的表面氣孔,避免它吸收砂漿中的水分,使砂漿能正常水化,保證砂漿的粘結能力,消除界面薄弱區。
(5) 清洗。墻面抹灰前一天,首先清掃墻面上浮渣,均勻灑水清洗2~5遍,水分宜滲入墻體10~20mm。
參考文獻: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