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記者報道,上海商品混凝土產量增長幅度繼2004年全年年增長幅度20.14%比2003年年增長幅度41%回落近20個百分點外,2005年第一季度上海商品混凝土的產量更是趨緩,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只有3.96%,幾乎接近于持平,似乎混凝土產量的增長趨勢開始逐步接近拐點。
據業內人事分析,混凝土產量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還是受去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影響造成的,銀行信貸控制造成工業民用建筑開工量減少,加上200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政府開始實施一系列嚴格措施控制居民住房銷售價格,影響到房地產開發商對居住房的投入力度,這些綜合因素造成了上海市混凝土產量的增長下降。
在產量增長下降的同時,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競爭開始加劇,據
上海混凝土協會的統計,2004年第一季度在上海持“備案證”的企業共有166家,2004年年底增長為178家,2005年第一季度有增加到192家,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混凝土企業的競爭態勢的加劇,更加造成了其供應行業的困難局面,2005年第一季度華東地區的個別水泥企業出現虧損的情況,即使最大的水泥企業
海螺水泥,2005年第一季度利潤只有5000萬,和2004年全年的10個億的利潤相比有大幅下滑。上海地區的PO42.5水泥散裝價格最低達到了240元每噸,與2004年第一季度上海的平均單價360相比,下降幅度顯著。
混凝土外加劑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混凝土企業競爭加劇帶來混凝土外加劑的發展的嚴重受阻,個別外資的外加劑企業由于受到混凝土企業收款日益困難等因素影響,銷售額與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幅度甚至達到了30%。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