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材大蛋糕3000億元
在3月28日召開的首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上,建設部部長汪光燾透露,按照中央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要求,爭取到2020年,我國大部分既有建筑要實現節能改造,新建建筑完全實現建筑節能65%的總目標。如果中國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僅在新的建筑零部件生產上,就有2000億~3000億元的新市場。這對國內外的建材制造企業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商機。
四大措施推進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指出,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的指導思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推進節能與綠色建筑的發展,實現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
他說,建設部今后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全方位推進,包括在法規政策、標準規范、推廣措施、科技攻關等方面開展工作;全過程監管,包括在立項、規劃、設計、審圖、施工、監理、檢測、竣工驗收、核準銷售、維護使用等環節加強監管;全面展開,制定并強制執行包括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標準;實行分類指導、區域統籌、整體推進、分階段實施的工作方法。
傳統建材向綠色建材轉化的三個途徑
"建材行業既是資源、能源消耗大戶,又是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最大用戶。"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洋從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傳統建材向綠色建材轉化,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主要有三個途徑:工業廢渣、尾礦、垃圾和農業廢棄物等固體廢料制備建材的循環利用。從生態經濟系統的意義上說,廢棄物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利用回收的固體廢棄物生產新型建材,是今后人類消除污染、將大量工業廢渣和回收建筑材料實現資源化的主要方法之一。這可以緩解城市環境負荷的壓力,實現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例如,熱電廠干排出的粉煤灰占地多,對環境污染嚴重。然而,干排粉煤灰由于顆粒較細,級配較好,經過一定工藝的煅燒可制作成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重量輕、保溫好、價格低等特點,是替代黏土實心磚的新型墻體材料。冶金業大量的高爐鋼渣經過處理后,就是很好的水泥原料,利用率極高。目前利用磷肥工業的副產品磷石膏開發石膏板和水泥的技術也已成熟。
開發節能建材與建筑產品,減少在使用中的能耗和資源消耗。目前,我國建材企業紛紛向制造新型的節能和綠色建材方向發展,如太陽能發電材料、高性能保溫材料、新型建筑結構體系等。
加快推進清潔生產向提高質量、節能、節地、節水、利廢和環保方向發展,如窯爐余熱發電、節能隧道等。
實現節能與綠色建筑目標任重道遠
建筑節能和環保的要求需要建材生產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利用尖端信息技術和整體規劃能力保證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綠色環保、高效節能。汪光燾說,日益突出的能源消耗問題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建筑節能的必要。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要求,國內新建建筑須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將率先實施節能65%的標準。這對于智能建筑系統的設備和工藝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汪光燾強調,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國建筑節能工作雖然有了長足進展,然而目前我國每年城鄉新建的20億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中,80%以上仍為高耗能建筑。
為此,汪光燾指出,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任重道遠,我們努力達到的目標是,大城市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要爭取實現更高的節能水平;基本實現新增建筑占地與整體節約用地的動態平衡;實現建筑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節水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以上;新建建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總消耗比現在下降30%以上。到2020年,中國建筑的資源節約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節能、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