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天津市建設投資呈快速增長之勢。在這種建設環境的刺激下,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異常活躍。2002-2004年,由最初的十幾家預拌混凝土加工企業,發展到目前的100多家,年產能已達3000多萬立方米(指綜合配套能力),攪拌生產能力已超過5000萬立方米。“井噴”式發展勢頭,使天津的預拌混凝土市場很快出現了180度急轉彎,顯現出供求失衡、產能過剩、企業運轉不良、產業布局不合理等不利的發展勢態。為了遏制過度發展,天津市建委于日前下發了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預拌混凝土企業的資質管理,以規范市場秩序。
記者走訪了天津市有關企業、部門、施工單位,對天津預拌混凝土行業出現的這種態勢成因有了初步了解。
一是預拌混凝土行業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市場需求求旺盛,刺激了其產能快速上升。
天津市從2001年開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建設和工業技改投資增勢加快,固定資產投資額均在1000多億元以上,建設施工面積在2500萬-3000萬平方米左右,對預拌混凝土需求形成了很大的空間。天津出臺的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政策和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發展預拌混凝土企業提供辦理運輸車輛通行證、免交散裝水泥專項基金等便利措施和優惠政策。
在這種形勢下,天津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生產規模和綜合加工配套能力得到迅速增長。大型加工企業的年產能可達到50萬-100萬立方米,一般加工企業的年產能也可達到10萬-30萬立方米,正式獲得資質的企業數量很快達到70余家,具有綜合生產配套能力的企業年產能已超過3000萬立方米。
二是預拌混凝土利潤一度較高,吸引了各方面的投資。天津市一方面鼓勵發展預拌混凝土,另一方面限制現場攪拌,等于為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介紹,建設一個年產30萬立方米的攪拌場,需投資3000萬元。按2003年的預拌混凝土平均價格計算,利潤率可達30%-40%,且2-3年即可收回投資。較高的利潤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到天津投資的既有外國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又有國有、私營個體企業,使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局面。
據統計,天津2001年預拌混凝土總產量有300萬立方米,2002年達到500多萬立方米,2003年達到800多萬立方米,連續3年增幅達50%。2004年達到107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32%。
預拌混凝土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天津的建設提高了效率。科學配比,工廠化生產為工程提供了質量保證,而且與散裝水泥發展形成互動效應,在防止工業污染、保護城市環境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由此引發的如下負面問題也應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一、是預拌混凝土企業分布不合理,局部地區過熱,部分地區又出現空白,致使預拌混凝土供貨運輸的半徑加大,不利于建筑施工。
二、是預拌混凝土企業出現無序競爭,造成三角債的惡性循環。為了贏得市場份額,有的企業采取搶先供貨、低價供貨、欠款供貨的經營方法為施工單位提供混凝土。當施工單位出現拖欠貨款現象時,預拌混凝土加工企業因沒有資金購買原材料,而無法正常運轉。
三、是盲目投資,致使產能資源浪費。這些企業缺乏市場調研,在盲目跟風投資時陷入了重復建設的怪圈,造成設備停滯,無法正常投入生產。特別是借用銀行貸款的企業,造成資金浪費。四是違反規劃占地,污染環境擾民。這些企業沒有按照環保規定建廠,出現了在生產中因原材料堆放而污染環境的現象。
針對以上情況,天津市建委及有關部門已經采取了必要措施,從加強資質管理,依法核查企業生產規模、技術條件、檢測設備等方面人手,從宏觀角度建立了預警機制,以保證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