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水泥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水泥生產中的能源、資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廢氣,成為水泥工業生態發展的大難題。研制利用各種工農業廢物的綠色水泥成為水泥工業持續發展的新趨勢。日前,由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沈曉東教授主持的“含硫鋁酸鹽硅酸鹽水泥中粉煤灰激發機理研究及在水泥生產中的應用”項目通過專家鑒定。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現代分析測試手段研究了
熟料粉煤灰和對礦渣的激發機理,闡明了其對兩種工業廢渣激發作用差異的原因,為高摻量粉煤灰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該項目理論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可廣泛應用于建材行業、水泥工業、混凝土和廢渣綜合應用等,推廣應用將產生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介紹,降低水泥生產成本并非易事,有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改。而該項技術不要改變原有的生產工藝,也無需技改投入,只需改變生料的配比,優化水泥熟料組成,提高熟料性能,就可降低成本。經過10年實踐,該工藝已顯現出低耗、低成本的特點,并具備硫鋁酸鹽水泥水化不收縮、早期強度高以及硅酸鹽水泥后期強度高等優點。
該項技術使熟料和水泥強度提高、熟料燒成熱耗降低10%~20%、水泥生產電耗降低10%左右、熟料和水泥產量提高10%左右,在保持與原有水泥強度相同的情況下混合粉煤灰摻量提高10%~25%。由此,每噸水泥生產成本降低20-30元,尤其是可大量利用粉煤灰,為大批量利用粉煤灰作為水泥混合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進而解決了我國粉煤灰等工業廢渣利用率低、污染環境的問題。將廢渣轉化為優質資源,真正實現了水泥的綠色生產。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