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天在這里隆重召開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換屆大會,在中央科學發展觀思想指導下,這次會議將是上海市混凝土行業經歷了自加2001 年以來跨越式發展階段,引導混凝土行業走向健康發展的一次重要大會。
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四屆理事會自二00 一年五月正式開展工作以來己歷時將近四年。在此期間,隨著上海市基本建設事業高速、穩健的發展,混凝土行業同樣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快車道。預拌混凝土產量由2001 年的2100萬m3、2002 年2515 萬m3 ,、2003 年3560 萬m3 ,士升到2004 年(預計)4200 萬m3 , ,四年間共生產了預拌混凝土1 . 24 億m3。預制混凝土構件由2001 年186 萬m3、2002 年加2 萬m3 、2003 年262 萬m3,上升到2004 年(預計)280 萬m3。四年中共生產預制混凝土構件930 萬m3。(不包括由市政協會統計的預制混凝土生產量)。2004 年混凝土外加劑預計產量為32 萬噸。
四屆理事會工作在上海市建委、上海市行業協會發展署和上海市民政局有關領導的直接領導下,在葉可明理事長的主持下,在廣大會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建設單位、施工企業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完滿地完成了四屆會員大會交給理事會的計劃和安排的各項工作。我謹代表四屆理事會,向對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各項工作予以關注和支持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真誠地希望今后能繼續得到各方支持,把我們的協會真正辦成業內企業之家。下面,我受四屆理事會委托向大會做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堅持改革調整,明確職能目標
四屆理事會工作期間是上海市行業協會改革力度最大的時期。隨著中國加入WTO ,上海申辦世博會成功,使上海的城市建設進一步向國際大都市的方向發展。特別自2002 年以來,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經歷了力度最大的改革和調整。2002 年元月十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本市促進行業協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滬府辦發〔2002 〕 l 號)和《上海市行業協會暫行辦法的通知》(滬府辦發[2002 ] 2 號)兩個文件。
元月二十四日協會理事長吐可明院士召集并主持了2002 年第一次理事長會議。會議通過了新一輪秘書長和副秘書長人選的提名,并對秘書處提出了“對原上海市混凝土協會章程進行必要和合理的修改,以適應加入WTO 后行業協會的社會功能和職能”的要求。
四月二十五日陳良宇(原市長)在上海市行業協會發展改革交流大會上的講話指出:“… … 協會也要立足行業特點,千方百計自主落實職能。”協會秘書處按這一精神起草了協會改革方案,在建委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發展署和社團管理局等領導機構具體指導下,經多次修改,從轉變觀念、職能目標、自身建設、組織機構、經濟來源、人員編制、黨建管理和行業自律等主要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協會秘書處遵循陳良宇(原市長)的指示和理事長的要求,認識到改革必須從轉變觀念著手,扭轉了協會工作必須依賴政府的觀念,樹立了協會是“企業之家”和協會應為會員企業服務的基本辦會宗旨。為此,協會提出了明確的職能目標:必須掌握行業發展現狀:做好行業信息的統計、分析、歸納,為行業發展目標提供依據;規范市場行為,維護政府政策的嚴肅性;加強技術交流,組織人才培訓;推行行規、行約,督促自覺執行自律公約;協調會員關系,反映會員要求:為適應WTO 后建筑市場,加強同行業國際交流。
進入2003 年后,協會在遵循改革后職能目標明確的前提下,不斷探索協會工作的新思路。通過2003 年和2004 年兩年的醞釀和調整,協會秘書處從人員結構、職能考核、經費自立、業務培訓等多方位探索和調整。在2004 年底完成協會經濟自立的改革方案,并付之實施。這將是協會歷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深遠的意義將會在今后的協會工作中予以體現。
二、加強自身建設,壯大會員隊伍
在行業昌盛,發展迅速的同時,協會四屆理事會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十分重視自身的組織建設。根據協會章程的規定,“… … 凡在上海地區從事混凝土產品設計、生產、制造施工企業及相關設計.科研和教育等事業單位… … ”均應是協會會員單位的發展對象。隨著行業隊伍的擴大,四年來每年都有新會員加入,會員單位由2000 年180 家發展到2004 年320 家,隊伍擴大了78 % ,覆蓋了全市95 % 的混凝土生產企業,90 %以上的混凝土外加劑生產企業和一大批混凝土運輸和施工設備的制造企業和經銷商。會員單位商品混凝土的營業總額己達到行業總營業額的97 %。2004 年二月,成立了混凝土外加劑專業委員會,并于九月召開了首屆混凝土外加劑專業委員會會員大會。該專業委員會現有會員單位近七十家,占上海外加劑生產和供應企業的90 %以上。外加齊蜻業委員會的成立,對營造一個有序、健康和公平競爭的混凝土外加劑市場,對提高混凝土外加劑產品和服務質量,對建立混凝土外加劑誠信體系,提供了二個可靠的保證。
在注重發展會員單位的同時,也注重了協會理事會和核心力量的培育和建設。協會理事從27 名增加到43 名,并正在籌建54 名理事的五屆理事會。協會核心力量的壯大和發展,為四屆理事會工作奠定了基礎,也是協會工作不斷發展和前進,工作比較活躍的保證。
在此期間在理事長葉可明院士的提議下,常務理事會根據協會工作的實際要求,加強了秘書處力量,調整了正副秘書長的人選,并對原有人員進行調整,吸收了新生力量.積極參加上海市行業協會發展署舉辦的秘書長和會長培訓班以及建委相關部門舉辦的統計、質檢等培訓班。為協會的改革和發展,為秘書處工作人員提高業務能力打下基礎。
三、構建誠信體系,塑造行業形象
在市委書記陳良宇同志的親自創導下,營造“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無信為憂”的社會環境正被上海各級領導和各行業視為社會進步,市場經濟社會基礎的重要標志。在市建委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協會在2002 年以“強化質量意識,逐步建立質量誠信機制”為工作目標,舉辦了以“產品質量、經營誠信、文明生產、環保達標”為具體評比內容的誠信評比活動。通過三年的評選活動,58 家次混凝土攪拌站榮獲“質量誠信杯”,這些獲杯企業己成為行業經營誠信、質量優良的先進企業,是同行業企業學習的榜樣。通過評選,提升了行業的整體水平,為塑造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做出了貢獻。“質量誠信杯”的評選受到社會多方的關注。在質量誠信評比的同時,協會積極提倡公平競爭,遏制了以犧牲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為代價的惡性競爭。為此,協會根據市場原材料(水泥、砂、石)價格波動的情況,及時公布當期預拌混凝土的合理售價,要求會員單位共同遵守。在以“質量誠信杯”評比為抓手的同時,協會按照上海市建設委員會發布的滬建研(2004 ) 415 號文《 上海市建設工程材料使用監督管理規定》 的通知,為各企業建立了質量誠信手冊。《 手冊》 內容涵蓋了自律公約、企業概況、質量誠信良好記錄、質量誠信不良記錄、誠信評比紀錄、產量和報表上報情況、防偽復印統計。此外,協會還要求混凝土行業各管理部門按企業發生的不同行為,做好《手冊》登錄工作,便于相關部門查閱各企業基本情況。目前己有180 家預拌混凝土企業和50 家外加劑企業在協會建立了誠信檔案。
行業協會以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行業代表和行業協調為基本職能。為了規范會員的執業行為,提高行業在社會上總體形象,增強合法經營和公平競爭意識,幾年來協會一直把建立行業自律規范作為一項重大工作。經過幾年的積累和行業內大、中、小各類骨干企業的反復醞釀和磋商形成了新的行業自律公約,并通過各種途徑向會員單位廣泛宣傳,力促會員單位自覺遵守。
在建筑業拖欠工程款己成為行業頑癥。四屆理事會抓住這一重要環節,在2003 年制定了“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行業自律公約”,以規范會員單位執業行為,提高行業總體形象,增強守法經營和公平競爭意識。
四年來,“自律公約”工作小組共接受預拌混凝土拖欠款調解事由175 起,涉及拖欠款2 . 87 億元。其中影響較大的項目有正大廣場等一批拖欠施款高達3400萬元的大型工程項目。經過10余次協會,才達成還款協議,達到施工單位和混凝土生產企業雙方滿意的目的。
協會以“自律公約”為依據,協調預拌混凝土拖欠款的做法,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給予積極的肯定,建委領導也批示“堅決支持”。協會的積極協調也得到了施工企業的支持和配合,取得建設單位的理解,協會在行業內的地位也由此得到了提高。行業協會對行業健康發展應負的責任有了具體的體現,為企業維權,保護會員單位合法權益的理念得到了貫徹。只有實實在在為企業服務,才能增強協會的凝聚力,協會職能目標才能由明確走向落實。
四、組織內、外交流,促進技術進步
上海市混凝土工程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速度是世人矚目的,加強行業內先進技術的交流和外省市乃至國際上有關學術團體保持密切的聯系,也是協會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四年來,本協會與華東地區各兄弟協會先后召開了第十二、十三和十四次技術交流會,組織匯編了論文集。參加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超高程泵送現場觀摩會”。借國際建筑機械展覽會期間,廣泛接觸并參加了中國建筑機械協會混凝土機械設備專業委員會的技術交流會。協會還組織召開了“上海一一舟山混凝土裂縫研討會”,還經常參與本市有關混凝土工程裂縫研討、預拌砂漿應用技術推廣、各類混凝土摻合料(粉煤灰、礦渣微粉)產品的認定等技術交流會議數十余次,在行業內和施工、設計、建材生產等企業廣泛開展技術交流。接待了成都、武漢等地協會并交流了兩地協會工作的經驗,參加了浙江、山西、天津等協會的年會,并開展技術交流,應邀出席了山東和廣西混凝土協會換屆和年會活動,并做了主題交流發言。先后參與了國際和海峽兩岸海工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耐久性等學術交流活動。
2002 年八月訪問了美國ACI 總部,參與建立美國ACI 中國分會的工作。2004 年七月,在上海接待了美國混凝土學會會長和常務副會長,并與ACI 簽署了“國際合作伙伴協議”,正式打通了上海市混凝土工程技術和美國ACI 之間技術交流的渠道,為會員單位今后獲取先進的混凝土技術信息建立一條溝通的途徑。2004 年,協會先后接待了來自俄羅斯混凝土預制構件公司、美國輕質混凝土公司、美國SPANCRETE 公司、德國巴代利亞商業總會、法國混凝土構件模板公司和荷蘭預應力方樁公司的參觀訪問和技術交流。
2004 年五月,協會作為組織單位參與了“德固賽中國日”的技術研討會的組織工作,并做了題為《上海市混凝土外加劑和摻合料應用技術現狀和展望》 的大會發言。七月和十二月,分別組織了兩次專題技術講座。特別是十二月份組織的混凝土工程裂縫產生機理和防治一一理論與實踐的專題講座,由于主題明確,準備充分和工程實踐結合緊密,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將在混凝土工程裂縫防治技術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五、建立協會網站,搞好信息服務
四屆理事會十分重視協會信息渠道建設。把行業信息交流作為一項重要的自身建設工作來抓。首先從2002 年開始恢復了《上海混凝土》的正常出版,全年共出四期。把行業協會的改革信息政策法規,國內、外混凝土技術信息等資料及時提供給會員單位和外省市兄弟協會。2003 年開始與美國ACI 建立了正常的技術情報交流渠道,及時翻譯了“美國未來三十年混凝土行業藍圖”、“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混凝土行業”和“水下混凝土等資料,把混凝土技術跨入新世紀后的發展動向,國際最新技術動態介紹給國內同行。《上海混凝土》 的國外混凝土技術動態,已成為兄弟省、市混凝土協會轉摘引用的一個信息源,獲得了國內同行的好評。2004 年5 月,正式開通了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網站(http\\www.shanghaiconcrete.com)并逐步實施網上行業統計工作。然而,由于發展的不平衡,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企業還對網上統計的重要性沒有足夠認識,買施力度較差,網上統計工作將在2005 年加大推進力度。
2004 年十月底至十一月中旬,協會與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企業信息化應用推廣工作委員會和艾旺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對協會下屬單位的企業信息化進行了問卷調查,并于12 月17 日對調查結果,召開了專題研討會。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活動和專題研討會,協會基本了解了會員單位的企業信息化管理程度和發展方向,使協會在今后能更好地向會員單位提供信息化服務,并幫助會員企業提高競爭能力。協會愿意通過網站為會員單位提供一個寬廣的信息平臺。
六、開展專項調研,掌握行業動態
四屆理事會期間,本市預拌混凝土產量在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由2100 萬矽遞增到4200 萬m3 產量整整翻了一番。預制混凝土也增長了50 %以上。然而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又大大超過需求量的現實,以及由于發展速度造成的“無序增長”、“重復建設”、“惡性競爭”、“質量波動”、“資源配置不合理”… … 等問題接踵而來,繼而影響產品質量和行業聲譽。協會積極配合建委有關領導部門進行全市現有攪拌站的生產能力和分布現狀的調研,先后提出了《上海市預拌混凝土企業基本調研及對策建議》和《 上海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現狀和把行業引向健康發展的一些建議》 的報告。為有效地控制預拌混凝土生產總量的無序增長,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惡性競爭狀態的形成,建議實施新建或擴建拌臺預審制度,以及建立誠信體系,引導企業有序發展,建六科學合理的價格體系,加強對混凝土工程技術進步宣傳等方面提出了協會的建議。
為及時掌握行業生產能力的發展動態,為指導行業發展提供可靠依據,遵照協會章程的規定“通過法律法規和政府委托,開展行業統計、行業調查,發布行業信息,公信證明。行業準入資質資格預審,為審批提供依據。”在2003 年初協會即召開了統計工作會議,部署和策劃對行業基礎資料的統計和調研,在建委相關部門的領導下,協會進行了《上海市預拌混凝土供應量統計月報表》、《 上海市水泥制品產、銷報表》 、《 上海市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及攪拌設備能力統計年報表》 、《 上海市水泥使用量統計報表》 、《上海市散裝水泥應用裝備統計年報表》,對185家(已獲備案證)攪拌站的裝機容量、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進行了統計。經統計全市共有攪拌設備(l 一3 m3機)362 臺,攪拌機總生產容量660 耐,攪拌機每小時產量30296 m3 /小時,設計生產能力6600 方m3 /年。攪拌運輸車2679 輛,拖泵124 臺。經過上述對全市行業的統計和調研可以看出,如果以2004 年全市預計產量4200萬m3 估算,那么現在上海預拌混凝土設計生產能力已是實際需求量的157 倍。因此,從目前的情況分析,上海的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如再不加控制,無序地擴大生產能力,將會加劇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程度,不利于全行業的健康發展。
四年來在上海市建委、行業協會發展署、社團管理局的領導下,在全體會員單位的支持下,協會在上述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特別是在改革和組織建設上取得較好的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協會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協會的工作離政府和會員單位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的代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員單位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的合法權益還不能通過協會得到維權;行業協會的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出來,會員自律意識還待進一步提高:“質量誠信杯”的評比還未達到應有的目的,獲杯單位的社會認知度還不夠:協會在行業內部企業間的協調作用尚未充分體現出來;協會的專題調研報告還未真正起到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遏制生產能力過度擴張的目的;加強與會員單位的聯系,增強會員單位之間的凝聚力的力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協會深化改革,還必須解放思想具有超前的意識;在促進行業技術進步,解決當前行業內熱點技術問題(諸如:裂縫問題、摻合料應用技術…等)仍有繼續深化的課題,這些問題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關注和重視并逐步解決,使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同志們,我們的這次會議是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的大背景下,是在中央科學發展觀思想的指引下召開的,我們一定要為上海市混凝土行業的健康發展努力地工作。
代表四屆理事會真誠地希望各位代表認真審議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找出存在的問題,指明五屆工作目標。
祝與會代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