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水泥在“絲綢之路”古國種下友誼之花
您知道嗎,作為首個實現海外建廠的中國水泥企業,華新水泥已在“一帶一路”沿線8個國家在建或運營10家大型水泥工廠及若干相關附屬行業工廠,運營項目均取得良好效益,以優質產品和服務讓沿線國家經濟增長更強勁、人民生活更美好。今天,我們走進位于烏茲別克斯坦的華新吉扎克公司——看看華新水泥如何種下“友誼之花”,為當地帶來喜人變化。
烏茲別克斯坦號稱“中亞之中”,
位于亞洲腹地中的腹地,
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
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悠久的聯系。
伴著“一帶一路”東風,
華新來到了美麗的烏茲別克斯坦,
在吉扎克州建立了一座現代化水泥企業。
大幅緩解水泥供需難、
帶來世界一流技術和管理、
讓數千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
在烏茲別克斯坦,
華新吉扎克公司已成為促進中烏兩國
民心相通、合作共贏的“友誼之花”。
▲華新吉扎克公司
01、大幅緩解水泥供需難
隨著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穩步增長,
境內水泥產能難以滿足需求,
水泥進口量攀升。
2018年5月,華新水泥與吉扎克州政府
簽訂《水泥生產線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備忘錄》。
▲2019年5月15日,華新總裁李葉青(左三)出席華新吉扎克公司奠基儀式
▲時為正在建設中的華新吉扎克公司(歷史資料圖)
▲2020年6月6日,華新112名員工在武漢包機前往烏茲別克斯坦華新項目工地進行項目最后調試。這是湖北省首架為境外企業復工復產的包機。
▲北京時間2020年6月28日11點18分,華新吉扎克項目順利點火進入試生產階段。
2020年7月24日,
華新吉扎克水泥正式面市,
并開創烏國水泥銷售新模式。
烏國水泥通過交易所銷售,
客戶在交易所平臺購買,
水泥產量不足時經常買不到水泥。
華新吉扎克團隊通過研究烏國法律,
完成了華新水泥自由銷售模式的審批。
華新水泥的客戶,
不僅可以用交易所模式采購,
還可以直接自工廠采購水泥。
▲上圖均為華新吉扎克公司供貨的烏國項目。撒馬爾罕City旅游區建設項目(上排左)、塔什干市中心CBD商務中心(下排左)、塔什干市尤努薩巴德區-海通城建筑項目(上排右)、塔什干市中心高質量精品住宅樓項目(下排右)。
▲2020年11月,由華新水泥吉扎克公司供應水泥進行建設的撒馬爾罕新城高檔住宅樓竣工。
燃氣火電站、塔什干CITY、
撒馬爾罕CITY、撒馬爾罕國際機場,
華新吉扎克公司與烏國大型項目工程簽約,
提供大量優質水泥,
有效緩解供需矛盾,
減少水泥進口節省外匯。
02、帶來世界一流技術和管理
華新水泥是中國唯一一家實現
水泥主機裝備完全自主化設計和生產的企業。
作為吉扎克州規模最大、
工藝最先進的水泥企業,
華新吉扎克公司在裝備上科技感十足。
▲運營中的華新吉扎克公司
在華新吉扎克公司中控室,
工作人員實時精準地監控所有能耗數據,
確保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優化分配,
最終實現節能降耗。
與絕大多數工廠采用純煤系統不同,
該項目采用天然氣系統,
水泥控制更加穩定,
粉塵、噪聲等得到進一步治理。
并邀請環評機構測評對比數據,
以驗證自身環保管理水平。
▲員工正在中控室查看生產運行情況
華新吉扎克公司自建廠以來,
根據國際先進標準建立安全體系,
開展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
有效提高了本地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03、讓數千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投資一處,造福一方。
華新吉扎克項目建設期間,
拉動當地及周邊地區近三千人就業。
運營期間雇傭當地約三百人為正式員工,
物流、原材料供應產生超千人的就業機會。
為提升烏方工作人員技能,
華新水泥組織當地員工培訓,
項目運營后推行“師帶徒”制度,
一名中方師傅對接一名當地員工,
手把手教授技能。
▲馬赫木德別克正在檢修設備
“親戚朋友都羨慕我在華新工作。”
吉扎克州的青年馬赫木德別克感慨,
為了掙錢,附近村莊的人大都出國打工,
因為沒技術,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
而他在華新學到了技術掙到了錢,
不僅可以讓全家人吃飽穿暖,
還有了個人休閑時間,
這是以前不敢想的日子。
“華新讓我嘗到生活的甜頭。”
烏籍員工妮魯獨自撫養三個孩子,
每次過節都要借錢籌備。
為了掙錢她曾出國務工。
如今,她在華新吉扎克公司工作,
每月按時領到足額薪水,
不僅夠一家人開銷還能存下錢。
▲華新吉扎克公司為附近村子里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捐贈學習用品和校服
▲華新吉扎克公司捐贈水泥助力當地農村建設
▲華新吉扎克公司慰問困難員工
華新吉扎克公司還開展多樣化志愿服務,
提升當地的教育和衛生條件。
吉扎克州經濟局局長奧季爾
見證了項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華新給當地帶來巨大變化,
華新人是吉扎克老百姓最好的朋友。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