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天瑞:技術為本,工藝先行,全力推進綠色發展
當前,在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水泥行業迎來綠色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以更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更好的服務于社會經濟建設,成為當下水泥企業發展的重點。天瑞集團南召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召天瑞)近年來在集團帶領下一直以“穩產、高產、優質、低消耗,低排放”為基本理念,不斷推進企業升級,一步步實現綠色發展目標。
2010年投產以后,公司經過數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工藝一流、裝備一流、管理一流、經濟技術指標一流和安全環保一流”的大型現代化企業。2020年,在天瑞水泥集團內部取得窯臺時產量、熟料單月產量、熟料綜合電耗、熟料實物煤耗、生料磨臺時產量等6項指標第一的好成績,成為天瑞水泥集團旗下的“明星企業”。
專注技術改造,推動綠色發展
南召天瑞亮眼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對生產工藝升級的執著追求。
李濤表示窯系統優化,科學精準用風是關鍵;窯內用風量的把控上要摸清、找出差距現狀,再針對問題采取措施科學大膽創新,方能事半功倍;要把窯系統運行搞到極致,能耗才能降到最低。
自去年6月份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提出“水泥企業氮氧化物排放不得超過100mg/m3”后,各大水泥企業紛紛謀求方法,探索最適合自己的氮氧化物減排方式。
當時,對于部分水泥企業的窯況來說,升級末端處理工藝是一種快速且有效的減排方式。
“但過度強調末端治理技術會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減排成本過高,第二是水泥回轉窯產生的廢氣脫硫、脫硝治理要充分發揮水泥回轉窯的自身工藝優勢”南召天瑞總經理李濤向中國水泥網表示。因此,南召天瑞摒棄了升級末端處理工藝的技術路徑,通過窯工藝精細化管理,優化SNCR和強化分級燃燒成功實現了氮氧化物的深度治理。
經過一系列的優化升級,南召天瑞生產線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我們并未做較大的調整,只是通過燒成環節的工藝技術升級,同樣做到了50mg/m3以下的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李濤表示。
同樣,通過對生產線的優化,南召天瑞生產線在各個指標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目前,公司噸熟料標準煤耗已經降低到96公斤左右。窯系統用風量降低了18%,生產電耗大幅降低。同時,生產線穩定性有效提升,穩產提質效果明顯。不僅如此,南召天瑞生產線優化創新實踐的經驗,在水泥集團得到了有效推廣。
在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綠色發展方面,南召天瑞同樣不遺余力。今年,南召天瑞投資建設的年產2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在有效利用尾礦資源同時,還實現了礦山零排廢。
南召天瑞在各項能效、環保指標中表現優異居于國內領先水平,企業卻依然保持謙遜態度。
李濤感嘆道,工業技術的改革發生在每時每刻,水泥工藝依然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投入開發,需要研究的方向還有很多,從技術層面考慮,水泥企業的生產線技術改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未來南召天瑞還將繼續深挖生產線潛力,以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未來可期
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未來也將有一系列有關碳排放的具體政策出臺,碳減排已不是“可選題”,而是如箭在弦的“必答題”。作為碳排放大戶,水泥行業也將背負起碳減排的重任。
水泥行業的碳減排探索之路早已開展多年,不少企業也已在該領域積累了不少經驗,南召天瑞也早已開始行動起來。
綜合考量水泥行業的碳減排成本、技術、資源等條件,當前國內水泥廠實現碳減排的方式大致有二,一是在原材料環節,通過原材料替代,降低石灰石的消耗,進而降低碳排放。如有些企業會用鋼渣、礦渣、電石渣等材料代替石灰石。
二是挖掘一些可以替代的燃料,通過降低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方法實現碳減排。例如生物質等燃料替代電煤燃燒。
此外,運用余熱發電技術、實施各類節能降耗技術改革等方式,也是碳減排的實現路徑。
據介紹,近年來,南召天瑞也在積極關注碳減排的各大實現路徑,對碳減排新工藝保持密切追蹤,并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進行試點發展,獲取行業發展的先發優勢,李濤認為在碳減排方面,水泥企業有很多文章可做。
作為秉持工藝先行的企業,南召天瑞審時度勢,致力于技術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未來,南召天瑞會不斷挖掘和創新,生產與環保雙管齊下,迎來屬于自己未來的新篇章。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