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發展水泥裝備制造業空間巨大
全國最大口徑達5米、長12.5米的雙滑履水泥管磨機由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發往山西陽泉,這標志著徐州市水泥裝備集成能力日趨成熟,水泥工業技術與裝備已形成系列化、大型化,并向生態化邁進。
水泥裝備產業群規模初具
聯手國內建材行業實力最雄厚的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加強對國內市場主流渠道的掌控力,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大型窯、磨為主,已經熟練掌握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的工藝,去年已經銷售兩套;全國最大口徑5米的管磨機去年也已銷售7臺套,成為建材行業的骨干企業。
原江蘇力大建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是徐州水泥機械的骨干企業,2003年1月,該公司與國資委下屬骨干企業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合作,重組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生產中型水泥機械核心裝備為主。經過近3年的跳躍式發展,中天仕名(徐州)公司已經成為全國大型建材裝備的生產企業之一, 在日產2500噸以上水泥生產線主機裝備生產企業中,已躋身全國三強,裝備的制造質量及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同期水平。
與此同時,徐州華東水泥機械廠、徐州采掘機械廠、徐州大廟建材機械廠等企業也已經形成1000噸以下磨機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形成了全國水泥裝備配件的一個重要集散地。可以說,繼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后,徐州市已經形成比較完整以水泥裝備為主的建材制造體系,具備了生產大型水泥工廠主機和配套設備的能力以及保證產品質量的必要手段。
發揮科技與資金優勢可以助推
據市專家咨詢團副秘書長張滋文分析,水泥機械本身就是一個不亞于工程機械的龐大產業群。它不僅可以拉動水泥機械的主機制造,還可拉動各式破碎機、運輸機、提升機、風機、冷卻機、預熱器、計量秤等一系列機械和材料的制造和生產。徐州煤礦工程機械裝備有限公司、徐州金屬結構廠、徐州鑄造總廠、徐州華東水泥機械廠、徐州采掘機械廠、徐州大廟建材機械廠等企業均具有一定的機械加工、金屬結構制造能力,可共同生產水泥機械裝備。徐工集團在加工現代化方面也可以為水泥機械制造提供工藝和技術的支撐。
近日,中國材料科工集團整合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意味著徐州生產基地的科技與資金優勢將更為明顯。
目前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正在為四川都江堰拉法基水泥生產線二線制作日產5000噸主機設備(目前是國內最大的)。下一步,公司將重點進行項目改造、開拓國際市場,向項目總承包拓展,同時涉入冶金、電力、化工、環保等行業和備品備件市場,努力開拓行業外市場。
確立水泥裝備排頭兵商機無限
2004年中國水泥總產量達到9.7億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總量的32.5%,較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新型干法水泥進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我國大力推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加上拓展海外建材裝備市場的成本優勢,都給水泥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機遇。
整合后的中國材料科工集團設計的水泥生產線設計份額占國內市場70%左右,國外出口生產線占90%左右,這對徐州確立全國建材機械領軍優勢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不過,試圖在水泥裝備方面一展身手的不僅僅是徐州建材機械。國內多家有實力的建材機械企業力圖闖入這個群雄爭霸的領域,都想各圓領軍企業之夢。這其中有洛陽礦山機械有限公司,還有唐山盾石水泥機械有限公司,目前生產規模都在徐州之上。不過,徐州建材機械多年來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強勢的營銷網絡,還有一大批具有忠誠度的客戶群。完善的渠道,本土化的經驗,各種政策資源,這些優勢都為徐州市建材機械提供了發展平臺。
重組還是整合便捷者勝
據市經貿委綜合分析,徐州市在機械制造行業具有門類齊全的優勢,要想把水泥裝備制造業發展成徐州又一產業優勢,一是由政府牽頭對相關企業進行戰略性重組。通過加強合作,改造徐州其它建材裝備企業,形成從小到大的設備配套產業鏈。通過改革和轉制,建立水泥裝備專業集團,將科研開發、設計制造融為一體。同時規范市場,建立分工協作的機制,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另一種途徑是通過市場手段來整合,這方面,徐州經濟開發區與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機械公司一直在努力。在已形成的兩個方案中,一是整體搬遷到該公司生產基地徐州經濟開發區,在京杭大運河畔建設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園,形成高科技、生產集中度高、物流配送與現代服務業結合的新型企業;第二個方案是老廠改造,在礦山路建設大總裝車間。而其中任何一種方式整合成功,都可以促使徐州市水泥機械裝備制造業駛人高速發展的軌道。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