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謀發展 雙港開新篇——黃石交通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
過去的一年,在省廳和屬地市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黃石交通全面落實戰“疫”任務,圍繞“現代港口城市”建設總目標,全力推進疫后重振工作,深入推進交通領域各項改革,科學謀劃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克難奮進、擔當作為,為黃石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了交通力量。2020年工作成績——交通戰“疫”成效顯著。一是交通管控精準有效。黃石市交通運輸局先后代表市政府出臺交通管控通告10期,相關文件20余份,設置33個主要交通管控點,切實阻斷了疫情傳播的主要途徑,實現了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輸出。二是統籌調度科學有序。全市儲備運力貨車75輛,客車50輛,累計接送城區醫務人員、商超員工等2993趟次,117200余人次;協調組建愛心車隊,累計出車12450次,免費接送有特殊需求的市民19365人次;辦理應急運輸通行證45780張;協調592班次專車、3趟次專列服務復工復產;及時辦理網絡求助信息2543條等等,切實發揮了疫情期間交通應急保障服務各項職能。三是全面投入及時有力。局黨組領導帶頭靠前指揮,承擔交通管控主要職責任務;全體干部職工任勞任怨、恪盡職守,233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駐點村一線;全體干部職工先后兩次共計捐款76437元。交通戰“疫”實現了交通管控有序有效、交通保障堅強有力、下沉工作有聲有色。市局機關黨委榮獲“疫情防控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全年,黃石完成投資127億元,為既定目標110億元的115.5%,蘄嘉高速大王至金湖段建成通車;棋盤洲、武穴長江公路大橋、鄂州至咸寧高速黃石(大冶)段、棋盤洲港區二期工程、新冶鋼至山南鐵路連接線工程建成;203省道城區段改造工程、富水航道疏浚工程、陽新客運樞紐站、黃顙口砂石集并中心碼頭、黃石市山南鐵路適應性改造工程、武陽高速開工建設。完成一、二級公路路基41公里、路面53.5公里,分別為目標數的102.5%、133.8%;新改建“四好農村路”261公里,為市政府年度目標200公里的130.5%。
——提升現代港口城市建設“軟實力”成果豐碩。成功引進深圳鹽田港長江總部落戶黃石;推動黃石市政府與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優化黃石市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戰略環境;黃石港口總規修編獲交通運輸部和省政府聯合批復,定位黃石港為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和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確立了黃石港“一核兩翼三港區”的總體布局,批復黃石港長江港口岸線15.136km、港口規劃貨物通過能力1.54億噸、集裝箱規劃通過能力110萬標箱,為后續港航發展提供了規劃依據。
——交通發展規劃扎實推進。一是完成《黃石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黃石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及《黃石市普通國省道國土空間控制規劃》。經積極爭取,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已納入國家及省級上位規劃初稿,黃石有望躋身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序列。規劃建設鐵路、公路、港口、民航、港航、客貨運場站等重大項目達到158個,總投資規劃達到2100多億元,其中“十四五”力爭完成投資660億元。二是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快速推進。市重點項目鄂州機場高速二期、新港對接武漢光谷快速(高速)通道完成方案研究,武鄂黃快速通道(大廣高速新增互通及連接線)、G106鐵山至大冶段、S314鐵山至大冶段完成工可研究,《全市交通三年攻堅行動方案》項目庫前期工作完成90%。
——各項“攻堅戰”硬賬硬結。黃石市交通運輸局牽頭負責的長江大保護三大標志性戰役、綜合交通三年“四大攻堅戰”等攻堅戰順利迎接省政府專項督查,全面進入最后收官階段。交通行業扶貧任務全面完成,駐村扶貧工作扎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受到省掃黑辦通報表揚。
——交通運輸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正式成立,由市局作為執法主體委托執法。二是巡游出租車新一輪經營權授予方案落地見效。黃石城區現有出租車1022臺,其中公司化經營車輛203臺已全部簽訂承包合同,集約管理819臺車輛中除一臺車輛更新、一臺車輛出資人死亡未能簽約外,其他817 臺車輛均已簽訂集約管理合同,在此基礎上,已完成《機動車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書》變更登記793輛。三是營商環境大幅優化。實現市局所有審批事項(95項)都可在交通窗口一次辦理,除需現場勘察、現場核對及通過相關考試取得資格審批事項外,其他審批事項均可一次性完成,局行政審批科單獨入駐市民之家辦公。
——行業管理水平不斷優化。一是公交線路更加完善。完成1路、6路、11路、25路、62路等5條線路終點站調整及10路線收班時間延長工作。二是運輸市場監管更加規范。完成武漢路客運站班線分流工作。持續依法開展道路客貨運市場、維修市場、危貨運輸市場、出租客運市場、超限超載等專項整治活動,查處了一批非法改裝、超限超載車輛,查處了一批“黑車”、非法網約車及違規出租車,有效凈化了運輸市場。三是節假日客運保障有力。春運、五一、清明、國慶等節日期間共完成旅客運輸量達230.03萬人次,無一旅客滯留。四是營商環境大幅優化。實現黃石交通運輸局所有審批事項(95項)都可在交通窗口一次辦理,除需現場勘察、現場核對及通過相關考試(如從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審批事項外,其他審批事項均可一次性完成,局行政審批科入駐市民之家辦公。
——平安交通建設持續向好。深入開展“兩客一危”、巡游出租車、公路運行、水路交通治理等專項行動,累計發現安全隱患580余起,約談運輸企業49家次,罰款330余萬元,清除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堆積物555 處、清除非路用標志牌552塊、清理占道經營302處、清除路障320余處。截至目前,全市交通運輸共發生事故5起、死亡1人、受傷11人,同比分別下降44.4%、83.3%、26.7%。持續深入交通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掃黑除惡工作受到省掃黑辦通報表揚。
——黨風廉政建設持續發力。一是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二是持續正風肅紀。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誡勉談話2人,通報、批評教育6人,行政記過1人,撤銷黨內職務、撤職1人,系統內黨風政風不斷好轉。同時,檔案工作順利迎接復審,工會、綜治等工作成效明顯。2021年發展思路——年度目標計劃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30億元,其中高速公路36.51億元,普通公路20.67億元,水運建設7.12億元,站場建設2.66億元,物流建設10.78億元,公路大中修3.93億元,鐵路及社會共建項目48.33億。具體實施55個重點交通項目,力爭新開工鄂州機場高速二期、G106陽新縣沿鎮至黃土坡段、富水富池至排市段航道工程、傳化誠通公路港二期等30個項目;續建武陽高速、S315開發區段等25個項目,其中力爭完工203省道陽新段、S201 大冶市劉仁八至金牛段、富池作業區華新水泥綜合碼頭、陽新綜合客運樞紐站等15個項目。
——主要任務一是推進現代化港口建設。推進黃石新港三期、四期工程建設,打造長江中游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現代化大型國際中轉樞紐港;規劃大宗散貨、建材、集裝箱和LNG等接卸轉運功能,規范提升陽新港區,服務臨港產業和濱江示范區發展。加快富水富池至排市段航道工程,持續完善“一江一河一湖”的航道體系。
二是完善對外綜合交通網絡。續建武陽高速黃石段,力爭開工機場高速和新港至光谷快速通道建設,力爭建成S203陽新段、S203城區段等疏港通道,重點推進大廣新增互通等對接“空港”快速干線、臨空經濟區對外快速通道、對接周邊城市省際和市際“口子路”。
三是提升國省干線網絡品質。加快推進G106陽新縣沿鎮至黃土坡段、G106黃石鐵山至大冶段、S315黃石河口至大冶大箕鋪段等國省干線建設,力爭開工S314鐵山至保安段,提質干線公路網。
四是加快客貨場站信息化。建設以黃石綜合交通信息中心為主導的客貨多式聯運智能網絡;建成并接入新港公司智能港口、傳化信息港等企業信息平臺;客運站智能系統全面升級改造,重點推進陽新、大冶綜合客運樞紐站、傳化公路二期、大冶海虹公鐵和新港園區公鐵水聯運園區項目建設。
五是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檔升級,建設“暢通”“精品”“平安”“致富”農村公路,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建設,加快推進行政村主路通“雙車道”以及農村危橋“三年消危”行動,完成新改建里程200公里,積極探索以鄉鎮為主體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模式。
六是打造智慧綠色平安交通。構建便捷舒適客運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聯程運輸,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打造高效綠色物流服務體系,建立覆蓋廣、通達深的農村貨運輸服務體系,開拓普快結合新型郵政體系;大力發展綠色平安交通,推動節能減排、集約利用資源、加強生態保護等工作,促進交通運輸安全可持續發展。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