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紅獅、槐坎南方水泥獲評2021年浙江省級綠色低碳工廠
12月23日,浙江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文公布“2021年浙江省級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名單。紅獅集團旗下的桐廬紅獅及南方水泥旗下的槐坎南方水泥獲評2021年浙江省級綠色低碳工廠。
桐廬紅獅位于浙江省桐廬縣桐君街道,擁有1條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配套9MW純低溫余熱發電、自備碼頭,年產熟料150萬噸。桐廬紅獅全面落實集團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工作要求,深入實施數字化改造,利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實現節能、降耗、減排目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均小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實現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發展。
桐廬紅獅
紅獅集團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全部生產線采用國際先進的新型干法工藝,關鍵設備從丹麥、德國引進,生產過程配置大型高效除塵設施,實現超潔凈排放。集團全面落實“雙碳”政策,大力推進光伏+儲能、替代燃料、富氧燃燒、清潔能源、低鈣熟料等低碳技術研究和應用,不斷提升節能降耗水平。同時,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按“花園在工廠、工廠即花園”要求,做好廠區綠化美化,使水泥企業成為當地一道靚麗風景線。
槐坎南方水泥現有2條4000t/d熟料生產線和1條7500t/d第二代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并分別配套18MW和15MW純低溫余熱電站,是浙江省內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企業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建材集團旗下規模最大的水泥企業之一,槐坎南方是中國建材集團面向水泥行業碳達峰、碳減排目標重點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線。
槐坎南方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
今年10月,浙江湖州槐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新廠區3號生產線通過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成為浙江全省第一家完成階段性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專家驗收的水泥企業。運用行業先進的精準SNCR脫硝工藝及LCR技術,通過窯尾回灰技改石膏濕法脫硫工藝及大布袋收塵器,保證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均小于階段性超低排放標準要求,減排效果明顯,進一步降低企業排放。
各市、縣(市、區)經信局、發改委、生態環境局:
為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深化綠色低碳試點示范,根據國家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工作部署和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快推進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建設的通知》要求,經企業申報,市、縣(市、區)推薦、專家部門聯審及公示,確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個省級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名單、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省級綠色低碳工廠名單,現予以公布(詳見附件)。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視指導服務工作。各地要結合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強對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的指導服務,推動綠色低碳工業園區持續開展能源消費、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生態環境、運行管理綠色化工作;推動綠色低碳工廠持續強化產品綠色化、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能力建設。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鼓勵園區和企業按年度發布綠色低碳發展報告。
二、強化各項政策銜接。各地要加強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培育與相關政策的銜接,在生產經營、項目建設、要素保障、銀行信貸等方面強化支持,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示范作用,引領本地區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三、實行名單動態管理。各地要堅持標準和質量意識,加強監督和管理,省里將不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對不再符合省級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和工廠要求的,特別是存在弄虛作假、瞞報重大安全事故、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將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撤消認定。
四、分級推進創建工作。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級推進本地區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建設,不斷提高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工廠創建參與率,逐步形成國家和省、市、縣聯動的分級創建體系。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2021年12月23日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