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市場能否重整雄風? 恢復市場信心至關重要!
近年來,在全民參與,攜手共建生態文明時代背景下,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水泥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同時也是傳統的“兩高”行業,肩負著歷史與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中原大地自古被視為天下中心,河南也是全國水泥行業最為關注的地區之一。如今,站在兩個百年的關鍵時間點,恰逢“十四五”開局之年,正當水泥行業需要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之時,河南水泥卻“一反常態”,開年以來價格持續下滑,市場態勢一片混亂,值得業內關注。
為此,近日筆者與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王愛貞及當地有關企業展開了詳細交流。
回望“十三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斐然
“十三五”對于水泥行業具有極為特別的意義,從2015年的行業大低谷走來,國內水泥行業不僅逐步擺脫虧損局面,利潤連年創下新高,還在環保升級、產業鏈延伸及智能化等領域實現高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過去五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下,河南水泥行業也獲得了良好發展。特別是在2017—2019年,河南水泥行情一直保持了良好態勢,不僅行業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更涌現出一大批綠色花園式工廠、智能化工廠。
另外,河南水泥行業也成為國內最早實現三大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地區之一,在綠色發展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對于河南水泥行業發展成就的取得,王愛貞認為得益于四個方面的因素:
(1)政府政策推動。行業供給側改革總體向好,取得新進展。特別是2016年工信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推動錯峰生產政策實施,成為化解過剩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有力抓手。
(2)錯峰生產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河南省熟料企業累計錯峰生產753天,高于全國錯峰生產天數;減產熟料2.2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8億噸,減少煤炭消耗2879萬噸。
(3)行業成熟度提升明顯。經歷了2015年的行業大低谷之后,業內企業充分意識到惡性市場競爭對于企業及行業的傷害是極為巨大的,不僅僅限制了企業獲取合理的利潤回報,更嚴重制約了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4)大企業引領模范作用強。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河南大型水泥企業帶頭嚴格執行錯峰生產,帶頭走綠色發展路,做維護行業健康的中流砥柱,引領行業走上競爭有序、健康運行的發展道路。
王愛貞指出,“十三五”期間,河南水泥行業發展格局無疑是成功的,行業找到了一條積極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在競合中保障合理利潤,不斷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和生產技術水平的道路,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協會、企業各方力量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輝煌過后卻又迎來新的挑戰
河南水泥行業過去5年的發展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來到“十四五”開局之年,卻又迎來了新的變化與挑戰,讓過去5年行業取得的經驗與成果逐步喪失。
據中國水泥網大數據中心顯示,6月份以來價格河南水泥價格一路走低,到7月份降至最低點,和年初比下降150元左右。目前,河南主流企業水泥制造成本約240元,3項費用30-35元,綜合成本為270-275元(不含稅),市場主流不含稅價格為240-260元,含稅約270-290元,生產成本已經和當前水泥價格持平,含三項費用大部分企業已虧損。
特別在上半年旺季到來時,全國水泥價格恢復上漲的情況下,河南市場水泥價格未形成有效上漲,價格一降再降,導致企業信心缺失,大部分企業掙扎在虧損邊緣。
今年以來河南水泥價格幾乎呈現一路下跌態勢
與之相對應的是,進入8月以來國內水泥價格上漲形勢態勢明顯,全國水泥價格指數上漲8個點。各省價格方面,江蘇已經完成下半年第二輪價格上調,廣西、貴州等地漲幅更是達到100元/噸。
8月以來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走勢
具體到河南周邊地區,漲勢同樣明顯。陜西、山西、安徽、山東、河北等地水泥價格近幾天均出現20-50元/噸上調。
據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8月26日,相鄰的山東(442元/噸)、安徽(450元/噸)、湖北(450元/噸)、陜西(402元/噸)、河北(410元/噸)等地水泥價格均高于河南地區,河南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價格洼地。
河南水泥市場今年價格大幅度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外部因素:房地產形勢嚴峻 外來水泥沖擊嚴重
房地產方面,河南水泥市場需求有40%左右來自于房地產市場,而在鄭州等地,房地產的拉動作用更是占到當地水泥需求的60%左右。今年以來由于房地產行業資金較為緊張,河南省房地產形勢欠佳,加上高漲的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降低工程項目施工積極性,導致市場需求恢復較慢,企業水泥庫存消化難度較大。
外來水泥沖擊,河南地處中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周邊陜西、山西、河北等地輸入水泥對河南市場(曾經的高地)沖擊嚴重。經過這些年的低價競爭,外來水泥已經在河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經銷渠道,河南本地攪拌站也逐步適應了外來水泥。每年河南外來水泥輸入量達到1500萬噸左右,占河南全省水泥需求量的10%。
錯峰生產執行力度放松,根據河南省發布《關于做好河南省水泥和磚瓦窯企業錯峰生產工作的通知》,水泥熟料績效分級A級企業和粉磨站績效引領企業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實施自主減排。水泥熟料績效分級B級企業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實施限(停)產。其它水泥熟料企業和粉磨站2021年1月和3月停產,2月生產(生產期間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要求的限、停產措施)。相較往年,全省水泥企業累計停窯時間有所減少,導致企業庫存較高。
2、內部因素:
心態變化是首因。今年以來,受房地產形勢下滑、錯峰生產執行力度不足等客觀因素影響,加之年初水泥價格持續下跌,企業信心受到嚴重打擊。“恐慌”心理作用下,更多的水泥企業進入到降價沖擊市場的行列,進一步促使水泥價格一跌再跌,惡性循環,河南水泥行業原本的良好發展態勢也隨之傾覆。
產業集中度低,區域市場諸侯林立。根據中國水泥網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河南前三大水泥企業(中聯水泥、天瑞水泥、同力水泥)市場集中度僅53.72%,因此省內大企業沒有絕對的市場話語權。相反,與前三強企業博弈的河南水泥企業“第二梯隊”實力都不容小覷。區域內,湖波水泥、孟電水泥、泰隆建材、大地水泥、千業水泥、春江水泥、錦榮水泥等企業合計產能占了河南水泥市場的“半壁江山”,并且在當地市場均有較強的影響力。
河南承上啟下,全國水泥市場的定海神針
河南水泥行業之所以備受關注,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行業地位密不可分。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整體呈現南高北低態勢。特別是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山西、河北等地,部分地區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不到50%,內蒙古水泥產能利用率近年甚至一度跌至25.37%,而南方水泥熟料幾乎都在80%以上。河南水泥承擔了屏障又充當了過度帶,承壓北方過剩產能沖擊華南華東市場,穩定全國水泥市場態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北方十五省執行錯峰生產,從供給上大幅減少,從而減少北方水泥熟料向南方市場的流動。河南、山東一線水泥價格如果失守,將波及全國市場,嚴重威脅華東、中南等國內主要水泥市場的穩定。
全國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簡圖(2020年湖北受疫情影響下降)
信心是河南水泥市場鉆石般寶貴的東西
當地企業表示,當前河南水泥行業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心態的變化。由于惡性競爭苗頭出現,加之市場行情較長時間處于低位運行,河南水泥行業信心正在飽受摧殘,進一步加劇區域企業的迷茫和焦慮。
作為這些年河南水泥行業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王愛貞也告訴筆者,從政策和潛力來看,河南水泥需求并不差,行業要走出當前困境,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嚴格執行省內減量置換,禁止省外產能置換流入,為早日實現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打好基礎;另一方面,推進錯峰生產,穩定市場供給,在保證錯峰生產政策的落實的同時,也要兼顧執行錯峰生產的水泥企業的利益;同時,穩定市場秩序,重拾市場信心,促進行業價值回歸。
當前的河南水泥市場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面對綠色發展、智能化升級的挑戰,同時肩負著早日實現“雙碳目標”的歷史使命。退一步,選擇惡性競爭,則意味著行業前些年的努力將付諸東流,行業發展態勢可能一蹶不振,并將大大延后上述發展目標的實現;進一步,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維護合理利潤,為行業發展創造積極條件,對于河南水泥市場而言或是更好的選擇。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