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重慶市將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物價上漲,低保水平要提高!昨日,從重慶市民政局長會議上傳出消息,今年10月,重慶市將按照社會救助保障標準調整“雙聯動”機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同步調整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人員的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并加大分類救助力度,提高分類救助標準,更好地保障好低保群體中特殊對象的基本生活。據了解,截至6月底,全市城市低保對象達53.37萬人,農村低保對象達83.35萬人。
低保對象買車難逃“慧眼”
“低保是解決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應保盡保,不應保堅決不保。”市民政局局長劉濤介紹,目前重慶市低保分三類地區,一類地區包括渝中、大渡口、江北等區及北部新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32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170元;二類地區包括萬州、黔江、涪陵等區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30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160元;三類地區包括南川、梁平、城口等區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29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
為杜絕擁有機動車輛仍吃低保的現象,上半年市民政局與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決定聯合建立全市城鄉低保對象機動車輛信息比對機制,開展了首次信息對比。今后城鄉低保對象信息可定期在全市機動車信息庫內進行比對,與低保對象對應的車輛信息將反饋給各區縣民政部門進行調查核實。經查證屬實,確系低保對象購買、使用機動車輛的,將通過規范的審核審批程序取消其低保待遇,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將追回已領取的低保金。
規范低保家庭收入核算行為
家庭收入的經濟結構千差萬別,那該如何更加公正、公平地確定低保人員符合條件呢?劉濤表示,重慶市將繼續健全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探索完善城鄉居民家庭收入核算辦法,不斷規范低保家庭收入核算行為,研究建立民政與車管、房管、工商、稅務、人力社保、金融管理等部門通過定期交換數據對相關信息進行比對的工作機制,完善低保申請審批程序,對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納入低保救助,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予以取消。
制定臨時救助分級負責辦法
劉濤透露,重慶市政府即將審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意見》,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小病能治、大病有救”。同時,市里正在研究制定臨時救助分級負責實施辦法,努力推進形成“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協作、分級負責的臨時救助工作格局,多渠道籌集臨時救助資金,不斷提高臨時救助水平,逐步實現與低保制度的有效銜接,切實解決低保邊緣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