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官員:加班費減稅條件不足 無法甄別核實
■應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強調,今年要以“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議題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對此,李毅中認為,抓住了“實體經濟”是本報告最大的亮點。
李毅中說,實體經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經濟基礎。但近些年,實體經濟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虛擬經濟的影響。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很多專家認為,金融危機根源在于近十年來美國經濟的“去工業化”,美國因為金融創新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泡沫、金融市場過度擴張及金融資產過度升值等。于是有學者提出了“再工業化”,即重回實體經濟。
李毅中指出,當前我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社會資金集中投向某些領域,資產過度炒作,忽視了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有不少企業把資金投向非主業,忽視了主業經營。
■一年耗煤接近全球半數
李毅中委員表示,我國工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效明顯,但問題和結構性矛盾也不少:一是自主創新不足,一些關鍵技術、元器件、零部件甚至成套設備等依賴進口,導致受制于人。
二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差。我國工業銷售利潤率只有6.14%,其中鋼鐵行業不到3%,最新數據只有2.55%。
三是我們對資源和環境問題重視,但還沒有重視到生死攸關的地步。去年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耗總量約為35億噸標準煤,大概增長了7%,占全世界的46%。
李毅中委員表示,這個能耗賬必須算,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根本就不能發展,必須把總能耗增長率控制在5%以下,現在耗能是7%~8%.“對行業和企業而言,要有憂患意識,加快轉型升級,調整結構?!?/FONT>
■加快電價和資源稅改革
李毅中委員建議,國家要加快推進相關領域改革,特別是電價和資源稅改革。最難的改革是電價,電價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但電價不改沒人會去節電。再就是推進資源稅改革。資源是國有的和公共的,誰占用資源就要掏錢,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甚至地熱、礦泉水等都要繳資源稅。產業政策方面,要支持老企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李毅中透露,他所掌握的節能數據是截至去年3季度末,工業只達到2.56%,但工業設定的目標是4%.“改革肯定是雙刃劍,我們要權衡利弊,將方針貫徹實施,不能停留在口頭上。”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