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體檢標準被指歧視糖尿病患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來自全國的513名糖尿病患者及家屬聯名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提交了一份建議,建議對《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下稱《標準》)中限制錄用糖尿病患者的條款,修改完善,以保護糖尿病患者平等就業權。
《標準》第十條規定,糖尿病、尿崩癥、肢端肥大癥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不合格。
廣大“糖友”們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為依據稱:“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和無糖尿病并發癥的情況下,體能和智能方面與普通人沒有大的差別,是可以從事絕大多數工作的。”《指南》認為糖尿病患者“原則上應避免重體力勞動,不宜從事高溫、高空及潛水作業,最好也不從事火車及公共汽車司機的工作”。公務員工作明顯不屬于上述類別。
“糖友”擔心《標準》會被其它企事業單位效仿,致使全社會對糖尿病患者普遍產生就業歧視,因此建議對公務員錄用體檢相關規定進行審查、修改完善,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歧視。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介紹,中國約有9400萬糖尿病患者和1.5億潛在患者。“多數糖尿病人只要飲食、運動得當,穩定控制血糖并不難。糖尿病人也有不能從事的工作,但具體要看是什么。”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糖尿病發病率是0.84%,如今,中華醫學會公布的最新發病率是9.7%。20年間中國糖尿病發病率增加了10倍,糖尿病人就業權益問題將牽扯很大一部分人群。
長期從事反歧視法律實務及研究工作的公益人士、北京益仁平中心理事陸軍介紹,原國家人事部和衛生部在頒布《標準》時,曾公布了制定這一標準的基本原則:尊重科學,尊重醫學專家的意見,將體檢標準與能否正常履行職責相結合,體現公務員職業和職位的一般要求。陸軍認為,《標準》把多種完全能勝任工作的疾病人群和潛在疾病人群排除在外,與上述原則不相符。
著名中國學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也表示:“各行各業都有糖尿病患者從業,公務員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很高,沒有證據證明糖尿病人群不能勝任公務員工作,而且糖尿病又不會對他人造成危害,糖尿病人群在就業時不應受到歧視。”
建議信由糖尿病患者小陽(化名)草擬。三年前,小陽因患糖尿病被學校強制退學,在維權成功后得以重返校園。如今,求職再次受阻的小陽決定重新踏上維權的道路,為自己和廣大“糖友”爭取合法權益的保障。截至11月13日,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已有513名“糖友”在網上簽名表示支持。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