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產業領軍人才匱乏 將繼續深化工資制改革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很多人小時候的理想是三個選擇:科學家、工程師和老師。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中科院的調查顯示,科學家的排名很落后。這又折射出我國人才領域的哪些弊端呢?
在今天上午舉辦的首屆中國人才發展論壇上,上海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名譽所長沈榮華舉了一個例子,讓大家隨即陷入了討論?!爸锌圃簩?122名中小學生的調查,說以后想做什么職業,結果科學家的排到第5名以后,而排在第一名的是公務員”。這與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時的想法已經炯然不同,當科學家已經不再是年少的夢想了。
與此同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更是引起了憂慮:目前,我國在電子信息產業中,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比例為3.2%,而發達國家一般在20—40%之間。我國在世界海洋專家數據庫登記的專家不足100人,不到全球總量的1%。在裝備制造業中,我國科研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是1.26%,而美國卻是我國人員比例的5倍。
沈榮華說,現在科學家人才隊伍總體穩定,但是職業的忠誠危機依然存在:“他們的福利待遇并不高,包括社會地位,科學家沒有形成社會上最受敬仰的人,相反行政化、官本位的趨勢在我國越演越烈。”
目前,我國在產業領軍人才、高層次技術專家和高技能人才方面嚴重匱乏,我國市場配置人才的基礎性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人保部部長尹蔚民強調,將繼續深化工資制度改革,探索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等多種分配形式。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