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強迫超時加班你會打投訴電話?
炎炎夏日正是生產旺季,一些企業擺出各式“花樣經”,安排勞動者超時加班或強迫勞動者加班。記者從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獲悉,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里共受理舉報投訴1851件,其中反映超時加班問題的舉報投訴394件,約占總數的21%;共檢查用人單位3499戶,發現存在超時加班行為的單位287戶,占被查單位總數的8%。
“花樣經”一:借口訂單過量
個別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不考慮自身生產能力是否能滿足訂單的要求,就“照單全收”。于是企業就不顧勞動者的休息權利,采取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方法滿足訂單要求,造成了超時加班。
點評:根據法律規定,如果企業生產經營受季節或其他條件制約,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度,在審批周期內靈活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但是,如果企業一直是工作任務較重或超負荷運轉,這說明企業現有的勞動者已無法滿足生產需要,應當采取招用更多勞動者或減少生產任務等方式,而不應該以犧牲勞動者的休息權和身體健康為代價。
“花樣經”二:借口計件工資
企業以實行計件工資制為由安排勞動者超時加班。個別企業以實行計件工資制為借口,安排勞動者超時加班,造成一些勞動者全月無休、每天工作時間長達9到13小時的情況。
點評:根據相關規定,計件工資制是一種工資計算方式,企業可以采取這種方式計發勞動者的工資。但是,在工作時間上必須遵守國家的規定。實行標準工時制的企業,每月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6小時,每周必須保證勞動者有一個完整的休息日。
“花樣經”三:借口綜合計算工時
企業以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為由安排勞動者超時加班。個別企業雖然被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但其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無限制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卻不采取輪休調休等方法確保勞動者的休息權,從而導致企業存在超時加班的行為。
點評:“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針對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或受季節及自然條件限制的企業的部分勞動者,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一種工時制度。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可以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輪休調休等方式,確保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利和完成生產、工作任務。但勞動者的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一個月只有兩天休息
記者隨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現場檢查
一個月中只安排了兩個休息日;而且在四天之內,連續加班至每晚23時……這是記者日前隨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的監察員進行現場檢查時,在某份出勤時間表上看到的工人作息情況。
“這些日子,我們一直在加班。”接到舉報后,勞動保障監察員來到了一家位于青浦徐涇諸光路上的服裝廠。但廠家負責人表示,由于今年訂單比往年少,工人休息是有保障的。勞動保障監察員隨即要求廠家提供近幾個月的出勤記錄、工資表等資料。
然而,各種資料顯示廠家所說并非實話。記者看到,在記錄7月份工人出勤的表格中,一個月中只有兩天休息,某一個星期中有連續四天每天加班至晚上23時。廠家負責人說,因為趕訂單,所以發生這種狀況。監察員表示,這違反了國家關于工作時間的規定。
監察員在查閱工資表時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在工資表上,不止一個人出現了領取的工資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廠家負責人表示,廠里實行計件工資制,這些人完不成任務所以工資少。監察員指出,根據規定,只要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就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在檢查中還發現,該企業不是按照規定每月為實際使用的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費,而是到年底一次性補繳,這樣就容易漏繳已離職員工的綜合保險費。
監察員表示,初步判斷該企業存在著超時加班、部分工人的工資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未按規定繳納綜合保險費的問題。對該企業的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將在進一步調查取證后,依法予以嚴肅處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