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長細解醫改四大基本制度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中國的醫療體制會是什么樣?在今天召開的2007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醫改協調小組組長高強在報告中給出了一個基本圖景——基本衛生保健制度、醫療保障體系、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四大內容。有消息稱,這個報告當是正在醞釀中的新醫改方案的草本。
核心: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
高強說,醫療體制方面的改革要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但是更要符合我國的國情,要著眼于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著眼于縮小醫療衛生服務差距,著力于建設讓群眾能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服務體系,“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發展道路”。
按照他的想法,這個“中國特色”道路的主要支撐就是上述四大制度,其核心是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
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基本醫療衛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種由政府組織,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按成本收費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健康保障制度。高強認為,這個制度的實質是加強公共衛生體系、農村衛生體系和社區衛生體系建設,并健全財政經費保障機制,完善公共衛生機構和城鄉基層衛生機構的公共服務職能。
雖然一些研究人員對該制度的可操作性仍有異議,但政府部門的決心似乎不可更改。高強說,基本衛生保健制度以公共衛生機構、農村衛生機構和城市社區衛生機構為服務主體,采用適宜的醫療技術和基本藥物,由政府承擔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
基本醫療投入“并不是天文數字”
此前,有學者測算后認為,基本醫療可能需要巨大的財政預算投入,在目前情況下幾乎無法達到所需的額度。高強今天反駁了這樣的說法。他表示,衛生部也進行了一個測算,結果“并不是天文數字”,它應該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也有人對基本衛生保健制度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持不同意見,高強同樣進行了反駁:如果這張網搭建起來,將減少人們發病的可能性,從而緩解當前大醫院的沉重壓力。
在基本衛生保健制度之外,是“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老百姓如果生了重病、大病到醫院治療,超出了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的框架,就需要社會醫療保險制度來抵御經濟風險。這也是“中國模式”的第二個重要內容。
據高強介紹,由于我國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農業人口和非正規就業人口多,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全國難以建立起統一的、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只能根據城鄉實際情況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況,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醫療保險制度。
具體地講,城市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發展社會醫療救助;鄉村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斑@些制度匯合在一起,將構成我國比較完善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多層次的醫療保險制度與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相銜接,將構成覆蓋城鄉居民、比較完整、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保障體系?!备邚娬f。
藥品不能完全靠市場調節
不過,這個健康保障體系要想順利運轉,還必須配有藥物制度的改革。高強提出,藥品的特殊屬性決定了藥品的生產、流通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質,不能完全靠市場調節。政府應該加強對藥品生產、采購、配送、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整頓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保證群眾基本用藥。高強認為:“這是治理我國醫藥秩序混亂、價格虛高、不公平交易、商業賄賂嚴重等問題的一項根本制度?!?
根據世界上90多個國家的經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應作為國家藥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內容是:國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價廉的原則,制定基本藥物目錄;政府招標組織國家基本藥物的生產、采購和配送,并逐步規范同種藥品的名稱和價格,保證基本用藥,嚴格使用管理,降低藥品費用。
同時,要整頓藥品生產流通秩序,積極促進藥品生產流通的規?;同F代化,改變目前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監管難的狀況。嚴格企業和藥品準入,加強質量監管,確保藥品安全、有效。
強化公立醫院的公共服務職能
在老百姓怨氣集中的醫院管理方面,高強在報告中提出了“公立醫院管理制度”。該制度主要目的是強化公立醫院的公共服務職能,糾正片面追求經濟收益的傾向。為此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實行“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開”以及“醫藥分開”。
“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開”意在強化政府對醫療機構的監管,申明實行屬地化全行業管理。即對醫療機構不分投資渠道和隸屬關系,由屬地政府明確有關部門監管職責,實行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監管的機制?!搬t藥分開”的實質是改變醫院“以藥補醫”的狀況,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政府財政對醫院給予相應經費補貼,并實行藥品收支兩條線管理,切斷藥品收入與醫院的經濟聯系。對公立醫院要規范收支管理,控制盲目創收傾向。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