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全文)

中國水泥網信息中心 · 2011-11-29 00:00 留言

  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建材工業轉型升級,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非金屬礦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5個子規劃。

      以下為中國水泥網整理出的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內容,建材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請在文章后點擊下載。

  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水泥工業持續快速發展,整體素質明顯提高,較好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一)產量效益同步增長

  2010 年全國水泥產量18.8 億噸,是2005 年的1.7 倍,年均增長11.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7100 億元,利潤總額650 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2% 和58% 。

  (二)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2010 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為12.6 億噸,是2005 年的2.6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占總產能的81% ,比2005 年提高41個百分點。日產4000 噸及以上熟料的產能占57% 。五年淘汰落后產能3.4 億噸。2010 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中,中部地區占25% ,西部地區占56% ,中西部布局進一步優化。

  (三)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大企業快速成長。2010 年熟料產量過千萬噸的水泥企業有22 家,合計產量5.4 億噸,占水泥熟料總產量的45.8% ,其中有2 家產量超過1 億噸。前10 家企業水泥產量4.7 億噸,占水泥總產量的25.3% ,較2005 年提高10 個百分點。

  (四)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通過淘汰落后,推廣余熱發電、節能粉磨、變頻調速、水泥助磨劑、廢渣綜合利用等技術,2010 年每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綜合能耗降至115 千克標準煤,比2005 年下降12% 。年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超過4 億噸。55% 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配套建設了余熱發電裝置。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窯無害化最終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類固體廢棄物(以下簡稱協同處置)示范工程。

  (五)技術進步加快

  大型立磨及其配套減速機、高效篦冷機、窯尾斗提機等關鍵設備取得重大突破。低溫余熱發電技術與裝備、輥壓機粉磨系統、變頻調速系統、袋式除塵、水泥助磨劑等技術廣泛推廣應用。協同處置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六)裝備水平明顯提高

  實現了日產萬噸級水泥熟料生產裝備國產化。水泥大型裝備設計、制造、安裝等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依托自主開發的成套技術,廣泛參與海外水泥生產線建設工程總承包,帶動了大型成套水泥裝備批量出口。2010 年我國水泥工程建設占國際市場40%以上的份額。

  但與此同時,當前我國水泥工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發展滯后,產業鏈短,附加值低。二是落后產能規模仍然較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三是部分地區重復建設,產能嚴重過剩。四是產品質量檢測和市場監管薄弱,部分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仍待提高。五是行業管理亟待加強。

  二、發展環境

  (一)環境分析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水泥工業面臨著發展機遇,也面臨更大的挑戰。一是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拉動內需,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鐵路、軌道交通、水利、農業及農村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水泥需求繼續增長。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增強,對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質量、品種、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應對氣候變化,迫切需要水泥工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二)需求預測

  “十二五”期間,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國內市場對水泥總量需求將由高速增長逐步轉為平穩增長,增速明顯趨緩。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發展加快。預測水泥年均增長3%~4%,2015年國內水泥需求量為22 億噸左右。[Page]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水泥工業發展方式,立足國內需求,嚴格控制產能擴張,以調整結構為重點,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技術進步,發展循環經濟,著力開發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延伸產業鏈,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促進水泥工業轉型升級。

  (二)基本原則

  堅持總量控制。嚴格控制水泥工業產能過快增長,把調整水泥工業結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進聯合重組,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推廣協同處置,加大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減排力度,實現綠色發展。堅持創新發展。開發高效適用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應用領域,創新水泥行業經營模式,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實現創新發展。堅持協調發展。注重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合理布局,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有序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15 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淘汰落后水泥產能,主要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協同處置取得明顯進展,綜合利用廢棄物總量提高20%,42.5級及以上產品消費比例力爭達到50%以上,前10家企業生產集中度達到35%以上。

  四、發展重點

  (一)推進綠色發展

  1. 加強資源保護加強礦產資源的科學開發與保護。鼓勵水泥企業擁有自備礦山,穩定礦產資源保障,加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提高低品位礦和尾礦利用水平。實施礦山生態、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礦區土地復墾。

  2. 推進節能減排

  大力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計量管理體系,推行清潔生產,降低綜合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著力減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建生產線必須配套建設效率不低于60% 的煙氣脫硝裝置。嚴格控制粉塵排放,推廣減排降噪新技術、新設備。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完善清潔生產評價體系。進一步提高散裝水泥使用比例。

  3. 推動延壽減量

  加快提升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綜合性能,延長安全使用壽命。鼓勵使用高性能、高標號混凝土,減少普通水泥使用量,力爭2015年42.5 級及以上產品消費比例達到50% 以上。逐步增加鋁酸鹽水泥、低堿水泥、白水泥、抗鹽鹵水泥、油井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等特種水泥,滿足重點工程建設的特殊需求。

  4. 發展循環經濟

  繼續推進礦渣、粉煤灰、鋼渣、電石渣、煤矸石、脫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選擇大中型城市周邊已有水泥生產線,建設協同處置示范項目,并逐步推廣普及和應用。推廣應用水泥窯尾氣生產輕質碳酸鈣、養殖藻類減排二氧化碳并再生能源等技術。

  (二)調整優化結構

  1. 延伸產業鏈

  支持優勢企業以提高競爭力為核心,優化技術、品牌、管理、資源、市場等要素配置,著力做強以水泥熟料為龍頭的主業,加快拓展骨料市場,重點發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統籌發展研發設計、工程服務、商儲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延伸產業鏈,做大相關多元產業。

  2. 提高產業集中度

  支持優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實施聯合重組,大力整合中小水泥企業和水泥粉磨站,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發、設計、生產、裝備制造、工程服務、物流貿易等于一體的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大型企業。2015年末,力爭水泥企業戶數比2010年減少三分之一。

  3. 優化區域布局

  以滿足區域市場需求和抑制產能過剩為目標,嚴格控制水泥熟料產能增長,統籌資源、能源、環境、交通和市場等要素,著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優化生產力布局。在石灰石資源豐富地區集中布局熟料生產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產企業,在有混合材來源的消費集中地區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產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超過900千克的省份,要嚴格控制產能擴張,堅持減量置換落后產能,著重改造提升現有企業。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結合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三)推進技術進步

  1. 加快自主創新

  圍繞節能減排、綜合利用、協同處置、綠色發展等行業共性和基礎性的重大問題,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研發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窯爐煙氣脫硫脫硝等方面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裝備。支持專業科研設計單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業研究中心,提高水泥工業關鍵技術及核心裝備研發制造能力。推進水泥產品銷售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檢測、咨詢、培訓、投融資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構建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體系。

  2. 完善標準規范

  以重大工程應用為依托,依據科技創新成果,制修訂與水泥質量安全、重大工程用水泥基材料、應對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標準規范。

  3. 推進兩化融合

  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水泥工業,提高決策水平、工作效率、產品質量、市場反應能力、自動控制水平。制訂信息技術規范和標準,建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物流系統,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五、重點工程

  (一)協同處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標:開展協同處置,利用水泥窯緩解城市生活垃圾處置壓力,減少土地占用,實現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置,加快水泥工業向綠色功能產業轉變。

  主要內容:在若干座大中型城市周邊,依托并適應性改造現有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建設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類廢棄物的預處理設施,開展協同處置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

  (二)淘汰落后工程

  工程目標:完成2.5 億噸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到2015 年,基本淘汰落后產能。

  主要內容:依據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和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窯徑3 米以下的立窯生產線、窯徑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窯(生產高鋁水泥的除外)、水泥濕法窯生產線(主要用于處理污泥、電石渣等的除外),以及無穩定熟料來源、單位產品能耗高、主要污染物超標排放的粉磨站。2012 年底,東部地區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務,2015 年,中西部地區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務。

  (三)節能減排工程

  工程目標:推動節能減排,力爭2015 年行業平均節能減排水平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主要內容: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立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制度,推進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實現能源梯度利用。開展能效對標,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廣余熱發電、節能粉磨、變頻調速等先進技術,提高綜合節能水平。推廣高效減排技術與裝備,重點推進氮氧化物治理,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要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裝置。對已建成的日產4000 噸及以上熟料生產線,應盡快實施煙氣脫硝改造。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規劃指導

  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遵循本地區功能區劃定位,加強與相鄰地區及相關規劃的銜接,按照本規劃要求,制定和調整本地區水泥工業發展規劃,并報國家工業主管部門備案。將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實到年度計劃,按規劃要求審核水泥投資項目,促進本地區水泥工業平穩有序發展。

  (二)嚴格行業準入

  嚴格執行水泥工業產業政策、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及相關政策法規,公告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新增擴能項目堅持減量置換落后產能,適度有序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

  (三)加強質量監管

  規范水泥及原輔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產過程質量管理制度,強化過程管理,監控生產過程質量。各級工業主管部門加強生產質量監管,監督執行《水泥企業質量管理規程》,未獲得水泥企業化驗室合格證的,不得申請辦理水泥生產許可證。

  (四)加大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協同處置項目在布局、準入、土地、財稅、信貸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對聯合重組、淘汰落后、節能減排、綜合利用和實施"走出去"戰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五)加強行業管理

  完善運行監測網絡和指標體系,定期發布行業信息,促進行業平穩運行。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在加強信息交流、行業自律、企業維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點擊下載: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z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3 22:39: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开平市| 淮南市| 东莞市| 晋城| 光泽县| 绥宁县| 广水市| 莎车县| 邛崃市| 洛扎县| 博白县| 湖口县| 五大连池市| 江都市| 抚远县| 宾川县| 汉源县| 乐平市| 印江| 仁布县| 龙岩市| 云梦县| 勃利县| 左云县| 沧源| 红河县| 泉州市| 浑源县| 巴东县| 共和县| 宜昌市| 高陵县| 牡丹江市| 彭州市| 辛集市| 南康市| 钟山县| 礼泉县| 开远市|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