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水泥產業必須向生態環保型產業轉型
第三屆水泥工業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國際會議—水泥窯爐協同處置污泥技術交流大會2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徐永模出席會議并代表聯合會和喬龍德會長對大會表示祝賀并致辭。以下是致辭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代表喬龍德會長,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借此機會,向各位與會代表和朋友表示親切地慰問。
今天的會議,是一次有關水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會議。我感慨很多。我可以告訴大家,籌備召開這次專題會議是我的提議,在此我要感謝中國水泥網成功組織召開這次會議,感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領導重視和參加會議,也感謝參加會議的代表,特別是在大會上交流技術創新成果和發展經驗的企業。
雖然這是第三屆水泥工業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國際會議,但每次主題不同。對于利用水泥窯爐協同處置污泥來說,這是第一次,但是這并不意味我們剛剛認識到中國水泥工業必須向生態環保產業轉型。我在2004年上海的水泥技術研討會上就提出了水泥產業的全面轉型問題,以后 07年在長沙召開的水泥技術研討會上做了“后NSP時代中國水泥企業的發展戰略”報告,強調了全面轉型問題,09年我提出向生態環保型產業轉型的概念,在近幾年的許多會議和活動中我都不遺余力的呼吁水泥產業向環保產業戰略轉型的問題。這次會議可以說是對中國水泥工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技術創新發展的第一次檢閱和交流。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幾年前從提出向環保型產業轉型的概念開始,到今天已經有不少先進的技術創新成果和成功的工程應用示范。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會議交流,與會者都能有豐碩的收獲。
如果說中國水泥工業發展在“十一五”是量和規模的發展頂峰期,那么在“十二五”時期則將是一個關鍵的戰略轉型期。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各個區域產能明顯過剩,企業發展同質化,市場競爭日益嚴重,發展環境約束逐漸強化。從中長期看,這種現象將更加嚴重,因為國內外發展環境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轉型形成了倒逼機制,中國必須承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生態環保、節能減排不僅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而且成為當務之急。水泥工業作為高能耗、高排放的“兩高”產業,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將越來越差,各種約束將越來越強化。可以說,如果不轉型,不向生態環保型產業轉型,城市周邊的許多水泥廠在不久的將來都將消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順便提出,《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的“綠色功能產業”不明確,應該明確水泥工業不僅是原材料產業,而且可以是環保產業的定位)
利用水泥窯爐協同處置工業危廢物、城市污泥的技術獲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建設部和環保部等國家主管部門的認可并進入國家產業政策來之不易,是在與不同行業的技術競爭中和發展實踐中勝出的,不是“天上掉餡餅”得來的。是天津水泥院、北京水泥廠、廣州越堡水泥、上海建材集團、拉法基中國水泥等一批單位長期努力奮斗的結果。在另一方面,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單位正在努力發展利用水泥廠處置生活垃圾的產業化技術,同樣面臨著其他處置技術的競爭,目前還未被國家市政和環保主管部門的政策認可。中國建材聯合會不僅將給力支持,而且將鼎力支持他們的創新發展。我們希望他們成功、祝愿他們成功。因為這不僅是企業的成功,更是水泥行業可持續發展轉型的成功。除了向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琉璃河水泥廠正在嘗試向市政供熱產業轉型,為建筑節能做出貢獻。可以展望,隨著向生態環保型產業轉型發展的成功,一批水泥企業將脫掉“兩高”產業的帽子,帶上綠色產業環保產業的桂冠,為社會發展提供綠色環保產品,成為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支撐。這就是中國水泥工業的美好前景!
不過,我還必須指出,我們的協同處置技術還有待完善提高,我們和其他行業之間的技術競爭方興未艾,我們要十分努力,不可松懈,因為技術創新發展將使污泥、城市生活垃圾成為不可多得的資源。我希望能通過中國水泥網舉辦的這次大會交流,不僅展示我們的技術創新成果,還能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政策支持,幫助解決發展中的一些共性關鍵問題。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正在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中的“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的產業技術政策”,我們將與有關科研開發機構和先行企業密切合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提出促進這方面創新發展的產業技術政策,共同為中國水泥工業“靠新出強”,引領世界水泥工業發展做出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
了解更多關于水泥窯協同污泥處置的信息,請點擊專題:第三屆水泥工業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國際會議暨水泥窯爐協同處置污泥技術交流大會。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dp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